廣西日報 記者從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獲悉,據初步統計,截至12月21日,全區2020年糖料蔗良種推廣已測量面積約373萬畝,應補貼面積約353萬畝,應補貼資金12.33億元,已撥付到農戶資金11.78億元,撥付率96%,良種推廣面積、應補貼面積分別比2020年廣西良種推廣確保完成任務量338萬畝超出約35萬畝、15萬畝,有效助推當地農民發展致富,促進了民族團結進步。
今年3月,《廣西糖料蔗良種良法技術推廣工作實施方案》正式印發,明確從2020年起,連續3年在全區范圍內對使用脫毒、健康種苗的糖料蔗種植主體按新植面積補貼350元/畝,其中,2020—2022年分別確保完成良種推廣任務量338萬畝、338萬畝、450萬畝,累計補貼資金46.55億元。
為讓這項利好政策盡快落地見效,惠及廣大蔗農,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制定并印發了糖料蔗脫毒、健康種苗種植驗收和公示示范文本以及地塊編碼規則,規范驗收、公示等程序;明確所有新植糖料蔗地塊面積必須利用北斗、GPS等設備進行地塊中心坐標及四至邊界測量,切實做到精準、足額發放。
針對糖料蔗良種補貼資金數量大、涉及農戶多、數據易出錯等問題,我區在崇左市江州區開展信息化探索試點,利用現有糖料蔗訂單農業管理平臺,開發無紙化驗收申請、GPS地塊信息采集、可視化地圖匹配以及在線預警審核等功能,通過大數據手段對糖料蔗良種補貼工作進行正向可視化、逆向可追溯管理,大大提高了良種補貼發放工作效率、有效促進了良種補貼資金的監督管理。(駱萬麗?陳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