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的“英糖中國”甜菜種植地,種植戶正在使用新型大型農機設備種植甜菜。經濟日報記者 劉 暢攝
依靠新型大農機機械,幾百畝甜菜種植地,只需要4位農民就可以完成基本作業……這是記者近日在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的英聯糖業中國公司(以下簡稱“英糖中國”)甜菜種植地里看到的景象。
英糖中國由英國聯合食品集團全資控股。自從進入中國市場,該公司因地制宜,形成了以種植戶為中心的農業戰略,全面發展食糖產業鏈。目前,英糖中國年加工甜菜量達150萬噸,年產白糖20萬噸。其中,公司在張北縣已經形成了約20萬畝甜菜種植規模,并建有甜菜加工廠。
英聯糖業中國總經理溫凱介紹,公司在張北縣的投資項目,不僅為當地貢獻了可觀的利稅,還帶動了許多相關行業的發展。“例如,甜菜運輸帶動了當地運輸業的發展。在甜菜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副產品顆粒粕,可作為飼料提供給當地牧場,副產品糖蜜則可作為生產酵母的原料,提供給酵母工廠。”溫凱說。
中國是糖消費大國。有數據顯示,中國一年消耗約1600萬噸食糖,龐大的消費需求給英糖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英聯糖業中國區總裁張有基表示,未來,英糖中國主要將從三方面發力:首先,堅持推進農業產業發展,通過機械化作業等各類科技手段提升農業作業效率,不斷改進與農戶的合作方法。例如,推出新型糖料收購模式以糖計價,通過檢測甜菜重量和含糖量來確定甜菜收購價格,使農戶從單純重視重量轉變為量與質并重,實現與農戶的雙贏。其次,提升工業生產水平,通過引進先進設備以及提升生產技術水平,提高產品生產加工效率。最后,重視人才培養,加強員工培訓力度,并對種植戶等產業鏈相關方進行培訓,從而提高整個產業鏈各環節的業務水平。
“英糖中國秉持‘只有讓種植戶持續盈利,企業才有機會實現良好發展’的理念。我們不會將種植戶視作公司的供應商,而將其視作顧客,把讓顧客滿意作為公司的目標。”張有基說。
據悉,為帶動農戶展開農業實踐、學習農業知識,英糖中國為農戶舉辦農業能力培訓,免費指導其甜菜種植。張北縣饅頭營鄉三頂房村村民柴樹明便是英糖中國這一發展策略的受益人。自2015年起,柴樹明便在英糖中國農務員的技術指導下開始種植甜菜,同時通過相關培訓,不斷提升科學種植水平,如今年收入比之前增加了10多萬元。
“我們的甜菜種植地畝產已經從不足2噸增加至超過3噸,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不過,科技始終比人跑得快,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普及科技作業手段,提升甜菜畝產量和含糖量。中國糖業市場發展空間巨大,英糖中國將以成為中國領先的制糖企業為愿景,以增進農民福祉為己任,繼續深耕中國食糖產業。”張有基說。(經濟日報記者?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