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
食糖:2020/21年度中國食糖產銷結束,食糖年度均價為每噸5378元,處于預測范圍內,比上年度每噸跌187元,跌幅3.4%;國際原糖年度均價為每磅16.6美分,超過預測范圍0.1美分,比上年度每磅上漲4.2美分,漲幅34%。
9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首家糖廠開機,標志著2021/22年度中國食糖生產開啟,截至10月9日,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共有13家糖廠開機生產。目前,甜菜糖生產總體正常,但煤、焦炭及輔料價格大漲使得甜菜糖生產成本增加,新疆伊犁區域因疫情影響原料拉運受限。受降雨影響,廣西桂西南和桂中等蔗區旱情緩解。云南、廣西等省(區)甘蔗糖生產預計分別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展開。未來需繼續關注天氣、國際糖價等因素的影響。本月對2021/22年度中國食糖預測數據暫不作調整。
玉米:本月,2020/21玉米市場年度結束,國內產區玉米批發年度均價每噸2641元,比上年度上漲34.4%。進口玉米到岸稅后年度均價每噸2405元,比上年度上漲37.3%。
本月預測,2021/22年度,中國玉米單產每公頃6350公斤,比上月預測數下調20公斤,比上年單產仍高33公斤;玉米產量2.71億噸,比上月預測數下調85萬噸,比上年產量仍增1000萬噸以上。單產下調主要是考慮9月份以來持續陰雨天氣對華北夏玉米單產和品質造成一定程度不利影響。東北中北部地區水熱條件總體較好,初霜較常年同期明顯偏晚,有利于玉米產量形成。
大豆:本月,2020/21中國大豆市場年度結束,大豆產量、消費量、貿易量估計值保持不變。國產大豆銷區批發均價每噸5952元,在預測范圍之內;進口大豆到岸稅后均價每噸4317元,超預測上限17元。
本月預測,2021/22年度中國大豆生產、消費、貿易和價格維持上月不變。國內方面,大豆處于成熟收獲期,10月初東北地區日照、氣溫基本正常,氣象條件總體適宜秋收。南方產區大豆收獲基本結束,安徽大豆收獲超過9成,新豆單產較高、質量較好。國際方面,北美地區大豆收獲全面展開,全球大豆供應量增加,南美地區大豆開始播種,天氣條件較好,利于播種工作開展。
棉花:本月估計,截至8月底,2020/21年度我國累計進口棉花275萬噸,較估值調減5萬噸,棉花期末庫存調減至759萬噸。本月預測,全國棉花產量、消費量和進口量維持上月預測不變。新年度全國棉花進入集中采收期,受新疆棉區生產前期低溫凍害等極端氣候和黃河流域棉區收獲期降雨影響,棉花采摘時間有所延后。截至10月8日,全國新棉采摘進度17.2%,同比下降19.9個百分點。9月以來棉花價格快速上漲,考慮新年度棉花生產基本穩定,儲備棉投放進一步加大市場供給,棉花供給總體充裕,棉花價格存在下行壓力,暫維持上月預測區間不變。
食用植物油:本月估計,2020/21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851萬噸,維持上月估計值不變。豆油、菜籽油進口量高于此前預期,進口量不同程度上調。近期,主產區冬油菜陸續進入備播階段。10月份南方大部光溫條件良好,有利于冬油菜育苗及后續移栽。2021/22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957萬噸,維持上月預測值不變;進口量和消費量分別調增至933萬噸和3634萬噸。全球原油價格大漲以及能源供給偏緊將繼續支撐食用植物油價格保持高位,2021/22年度豆油、棕櫚油、菜籽油均價不同程度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