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儀式(6月27日攝)。新華網 雷雁雯 攝
由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以下簡稱“云南省農科院甘蔗所”)主辦的“我國糖料蔗主產區高質量發展科技支撐研討會”6月27日在昆明舉行。
會上,來自云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甘蔗產業的專家們就低緯高原甘蔗產業高糖技術創新應用、云南甘蔗糖業概況、廣西壯族自治區甘蔗糖業概況、國際甘蔗科技新進展等內容展開討論,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與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簽署了“桂滇甘蔗科技合作協議”。
多方聯動創新技術 實現云南甘蔗品種自主知識產權化
云南蔗糖產區地處低緯高原地區,自然生態復雜多樣,此前,甘蔗產業存在栽培技術落后、制糖工藝不良等問題,致使云南省甘蔗單產低下,出糖率低。針對以上問題,云南省農科院甘蔗所、昆明克林輕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聯合多家蔗糖企業,通過20年時間,從高糖品種選育與優勢區域布局應用、抗旱豐產栽培以及制糖工藝技術等方面,系統攻克了云南省甘蔗產業的重大關鍵技術難題。
截至目前,云南省甘蔗農業單產突破4.8噸,蔗糖分達15.1%,出糖率突破13.04%,居國際領先水平,成為我國主產蔗區甘蔗蔗糖分、出糖率、噸糖生產成本等多方面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省份。
近年來,云南省農科院甘蔗所聯合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甘蔗科研單位,根據低緯高原自然生產條件,從國內外引進種質資源673份,篩選出117份優異種質;通過5600個雜交組合和160萬實生苗育種選擇研究,篩選出了抗逆、高糖核心親本26份,育種效果好、特殊配合力高的核心高糖雜交組合21個,形成了中國低緯高原抗逆高糖核心親本體系。云南省農科院甘蔗所創建了集“經濟遺傳值評價、理想株型選擇和抗旱性評價”為一體的高糖育種技術體系,育成了“云蔗05-51”“云蔗08-1609”“云蔗11-3898”等19個高糖品種,讓云南甘蔗品種有了自主知識產權。
據了解,在創新栽培技術方面,針對低緯高原冬春少雨干旱的實際,云南省農科院甘蔗所發明全膜覆蓋抗旱保水技術和宿根蔗低砍蔸促進地下芽位萌發持續豐產技術,解決了干旱制約甘蔗品種萌發生長的栽培難題。通過良種良法配套,新植甘蔗畝提高單產1.70噸,宿根甘蔗提高0.95噸,延長宿根年限2——3年,提高糖分0.48個百分點,在云南旱地生產示范中百畝連片平均畝產達9.17噸。2022年,此項技術成為農業農村部主推技術,在云南年應用193.6萬畝,輻射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等全國主產區。
專家們圍繞甘蔗產業展開討論(6月27日 攝)。新華網 雷雁雯 攝
加速構建甘蔗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體系 助力制糖加工設備遠銷國內外
據了解,昆明克林輕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等科研設計單位和制糖企業,率先攻克一步法萬噸級壓榨機組設備以及配套強制喂料系統技術難題,應國內外糖業規?;⒆詣踊l展趨勢的需求,自主研制20000TCD大型糖廠生產線關鍵設備及其自動控制系統,在甘蔗自卸、壓榨提汁及其控制等方面實現了多項技術的突破,使云南蔗糖企業日榨量從項目實施前的2275噸,提升到了2021年的3450噸,產業規模集中度提高了51.6%。
日處理萬噸級特大型甘蔗壓榨機組和技術的成功研發,使云南成為國家糖業裝備研究制造中心和糖業機械設備技術輻射中心,蔗糖加工設備技術在保障云南蔗糖產業發展、服務全國的同時,遠銷南亞東南亞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
據統計,2020年以來,云南甘蔗新品種新技術在緬甸蔗區累計推廣應用100.42萬畝,增產甘蔗130.55萬噸;在老撾累計推廣應用32.00萬畝,增加老撾農民效益1.497億元。境外甘蔗入榨,為云南省增加食糖22.01萬噸、食糖產值12.765億元,為云南邊疆民族地區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