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旱地蔗面積較大,冬春少雨干旱,病蟲害為害嚴重,甘蔗生產(chǎn)條件差,制約了甘蔗單產(chǎn)和蔗糖分的提高。為提高甘蔗單產(chǎn)和糖份,促進甘蔗生產(chǎn)的健康、穩(wěn)步、持續(xù)發(fā)展,針對生產(chǎn)中存在的問題,結(jié)合甘蔗高產(chǎn)高糖栽培的成功經(jīng)驗,現(xiàn)將高產(chǎn)高糖綜合栽培技術(shù)歸納如下。
一、水田、水澆地甘蔗畝產(chǎn)噸糖綜合配套栽培技術(shù)操作規(guī)程
技術(shù)關鍵:以冬植蔗為主,早春蔗為輔,提早種植節(jié)令,推廣應用新良種,實行化學除草,地膜覆蓋,施足基肥,追施苗肥,重施攻莖肥,加強病、蟲、草害防治。
(一)選擇排灌條件好、肥沃、連片的田地種蔗。
(二)深耕細耙,搞好整地質(zhì)量關,設好排灌溝渠。1、田地深犁30-40公分,耙細整平后開溝;2、按1.0-1.2米的行距開植蔗溝,要求溝深30公分,溝底寬30公分以上;3、在田塊四周設邊溝,中間開‘十’字型主溝,做到旱能灌,澇能排。
(三)選種良種,做好蔗種的消毒處理工作。1、種植粵糖93/159、新臺糖10號、20號、25號、閩糖69/421等良種;2、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為害、不倒伏的新植蔗做種,在種源充足的條件下,提倡用半莖作種;3、蔗種砍成雙芽節(jié)段,邊砍邊撿除無芽、死芽及有蟲眼的芽段;4、將砍好的雙芽苗用5-10%石灰水或0.2%的多菌靈溶液浸泡10分鐘后下種。
(四)施足基肥,提早種植,把好種植質(zhì)量關。1、種植時期:11-12月份種植,1月份掃尾;2、種植時畝施農(nóng)家肥或濾泥1000公斤,尿素20公斤、普鈣50公斤、硫酸鉀20公斤(或施含量相同復合肥80公斤),畝施特丁靈3-5公斤防治地下害蟲;3、每米溝長下種8-12個蔗芽(畝用種600-800公斤),芽朝兩側(cè)擺放。下種時土壤過干且排灌方便的田塊,先淺水過溝,待下田泥不沾腳再下種;下種時土壤過濕,可先種植,待土壤水分適宜時再蓋膜;對土壤濕度不夠又灌不到水的田塊,蔗種要現(xiàn)砍現(xiàn)下種,同時采用清溝種植;4、蓋土:用潮濕細土蓋種,厚度以3-5公分為宜,做成板瓦形,便于覆蓋地膜。當天擺放的蔗種當天要蓋完土,以防低溫為害,影響出苗;5、用40%阿特拉津膠懸劑200—250 ml/畝,即每噴桶放阿特拉津5—6瓶蓋,兌水28—30斤,每畝噴4桶,共兌水120斤,均勻噴灑土表;6、蓋膜:噴灑除草劑后,用寬40公分的膜進行蓋膜,蓋膜時薄膜要拉緊、拉直、緊貼土面、四周壓緊壓實,曝光面不少于20公分。
(五)及時查苗補缺、揭膜、追施苗肥(3-5月份)。1、從開始出苗至苗齊,每7天檢查一次,對不能穿透薄膜的蔗苗人工幫助破膜,把蔗苗引出來;2、蔗苗基本出齊后,及時進行查苗補缺。對缺行斷壟在30公分以上的進行補苗;3、蔗苗有分蘗產(chǎn)生時,揭去薄膜,結(jié)合除草、灌水施一次苗肥,畝施尿素20公斤,特丁靈3-5公斤防治地下害蟲,然后蓋薄土,促進分蘗的產(chǎn)生;4、4-5月份比較干旱時,有條件的可把排灌溝灌滿水,保持蔗地濕潤,促進蔗苗生長。
(六)施攻莖肥,大培土,加強田間管理(6-10月)。1、5月底、6月初甘蔗進入拔節(jié)生長期,結(jié)合間苗、定苗重施攻莖肥,畝追施尿素40-50公斤,普鈣30-40公斤,特丁靈3-5公斤防治地下害蟲,施肥后進行大培土,培土高度要求達到25公分以上,用阿特拉津?qū)φ釡?、蔗行進行噴霧封草;2、注意防除甘蔗葉部蟲害。4-5月是甘蔗薊馬為害時期,用氧化樂果和敵敵畏混合對心葉進行噴霧防治;6-10月是甘蔗綿蚜為害時期,用氧化樂果和敵敵畏混合或抗蚜威對葉背面進行噴霧防治;3、注意預防甘蔗葉部病害的發(fā)生。一是進入雨季注意清理排水溝,保證排水暢通,蔗田不積水;二是結(jié)合間苗、定苗剝除基部老腳葉,除去無效分蘗、弱苗和雜草,改善田間通風條件; 三是葉部發(fā)病,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對葉面進行噴霧防治。
(七)收砍及收砍前的管理。一是剝除甘蔗枯老葉,除去無效莖;二是收獲前20天避免水進入蔗地,以免收砍時操作困難和踩板蔗地;三是低洼、潮濕田塊要選擇適宜時期(2-3月份),連片一起收砍;四是收砍采用快鋤低砍,收砍時入土5-10公分,同時避免砍裂蔗頭;對培土不高的甘蔗,也應齊土平砍,保證宿根低位芽的萌發(fā)。
(八)收砍后的管理。1、及時清理蔗園,開壟松蔸、覆蓋地膜。
甘蔗收砍后,及時清理蔗園,提倡蔗葉還田,將蔗葉隔行覆蓋在蔗行間;及時開壟松蔸,用鋤頭把蔗蔸兩邊的土挖開,翻向行間,使蔗蔸上部露出來。一般開壟松蔸后6天左右,畝施普鈣50公斤,尿素20公斤,硫酸鉀20公斤,特丁靈3-5公斤防治地下害蟲,進行復土、噴灑除草劑、用寬60公分膜進行覆蓋,其操作與新植蔗相同。2、及早進行查苗補缺。凡缺行斷壟在30公分以上的都要進行補苗, 2月份以前收砍的甘蔗,結(jié)合開壟松蔸進行第一次補植,采用蔗種補植,按種新植蔗的做法進行操作;苗齊后再進行第二次移苗補植。2月份以后收砍的甘蔗,采用移苗、移蔸進行補植。移蔸補植一是挖取不留宿根同一品種的健壯蔗蔸,二是挖取缺行斷壟較大的行或靠邊的幾行的蔗蔸,被挖去蔗蔸的行,重新種植。3、及時揭膜,增施有機肥,早施苗肥。3-5月份,苗齊后,結(jié)合灌水施一次苗肥,灌水后,畝施尿素20公斤,特丁靈3-5公斤防治地下害蟲,施后復土; 對晚砍未蓋膜未施肥的,畝施普鈣50公斤,尿素20公斤,硫酸鉀20公斤,特丁靈 3-5公斤防治地下害蟲,然后復薄土。3、早施攻莖肥,加強病、蟲、草害的防治,補施壯尾肥。 5月底、6月初甘蔗進入拔節(jié)生長期,結(jié)合間苗、定苗早施攻莖肥,畝追施尿素40-50公斤,普鈣30-40公斤,特丁靈3—5公斤防治地下害蟲。然后培土、封草,具體操作與新植蔗相同。8月中下旬,施肥早的宿根蔗出現(xiàn)脫肥現(xiàn)象,要補施壯尾肥。畝施尿素10-15公斤,為下年宿根奠定基礎。
二、旱地高優(yōu)蔗園綜合栽培技術(shù)操作規(guī)程
(一)選用良種。旱地應選種抗旱耐瘦、出苗快、分蘗力強、抗倒伏的高產(chǎn)高糖良種。土壤肥力中上的地塊,可選擇新臺糖22號、粵糖86/368、桂糖17號等良種種植;土壤瘦瘠的地塊選擇川糖79/15、德育93/94等品種。
(二)合理輪作。甘蔗長期連作會造成土壤肥力降低、病蟲為害加重,應建立合理的輪作制度。不留宿根的蔗地,收砍后先種一季其它作物,再種甘蔗。
(三)深溝板土栽培。能機耕的進行機耕機耙機開溝,不能機耕的人工板土開溝。開溝時一定要沿等高線開挖,行距100-120公分,蔗溝深30公分,溝底寬30公分以上,清溝到板土。如蔗溝太長,每隔10-20米留一隔埂,便于保蓄雨水和作為管理走道。
(四)適時下種,合理密植。旱地蔗以秋植蔗為主,種植節(jié)令: 8月-9月下旬。
選擇生長良好、無病蟲害、無倒伏的新植蔗或一年宿根蔗作種。秋植蔗的蔗種要先經(jīng)過5-7天的自然晾曬進行砍種,蔗種砍好后用5-10%石灰水或0.2%多菌靈液浸泡20分鐘,采用雙芽雙行接頂下種,每米蔗溝保持8-12個芽。
(五)施足底肥,防治地下害蟲。每畝施尿素20公斤、普鈣50公斤, 特丁靈3-5千克防治白蟻、金龜子等地下害蟲。
(六)蓋土。挖蔗溝兩邊的細土蓋種,厚度2寸左右,低洼的地塊待根芽萌動后再蓋種,土蓋過蔗種即可。
(七)加強管理。1、出苗、分蘗期的管理。秋植蔗于11月底施越冬肥,每畝施尿素15公斤,進行小培土;2、拔節(jié)至收砍前的管理。重施攻莖肥,補施壯尾肥,5月底6月初,每畝施尿素30公斤、普鈣30公斤,特丁磷 3-5公斤,進行大培土,將蔗溝填平。7-8月每畝再施尿素10公斤作壯尾肥。
(八)快鋤低砍,提高砍收質(zhì)量。砍收甘蔗時要堅持采用快鋤低砍,入土1-3公分,避免砍裂蔗頭,損傷蔗芽。
(九)收獲后的管理。1、及時清理蔗園。甘蔗收砍后,有條件的及時把蔗葉堆集覆蓋在甘蔗行間進行蔗葉還田,無條件的則采用火燒蔗葉清園。2、松蔸、施肥、復土。宿根甘蔗苗出齊后,苗高達到15-20公分時,結(jié)合松蔸,每畝施尿素20公斤,普鈣50公斤、硫酸鉀20公斤,特丁靈3-5公斤,施肥后及時蓋土防止肥料、農(nóng)藥揮發(fā)。3、查苗補缺。收砍甘蔗時,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先育好苗,下透雨后,選擇陰雨天,凡缺塘超過30公分的均要補苗。4、及時施肥培土。5-6月份每畝施尿素30公斤、普鈣30公斤, 特丁靈3-5公斤,并進行大培土。8-9月,每畝施尿素10-20公斤作壯尾肥。5、間苗定苗。7-8月,剝除甘蔗枯老腳葉和無效分蘗,每米蔗溝留10-15株生長良好的有效蔗株。6、及時防治病、蟲、草、鼠害。病、蟲、草、鼠害一有發(fā)生,應及時防治。7、其它管理同新植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