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網報道 蔗糖產業是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的傳統優勢產業和縣域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種植歷史悠久,深受廣大農戶的“青睞”。2021年種植面積18.24萬畝,產量95.08萬噸,農業產值6.72億元,2021至2022榨季產糖6.78萬噸,工業產值3.59億元,工農業綜合產值達10.31億元,實現了企業增效、財政增長、群眾增收的目標。
2017年以前,由于景谷力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經營管理不善,給蔗糖產業發展帶來“致命”打擊。為了保護蔗糖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景谷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全面調研分析蔗糖產業現狀,認為蔗糖產業是一個丟不起、垮不得的產業,并把蔗糖產業作為全縣高原特色農業支柱產業進行扶持發展。2022年,全縣糖料蔗種植面積達到20.13萬畝,近5年種植面積、產量產值持續攀升,逐年創歷史新高。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2017年,在開展企業破產重組的前提下,引進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引領蔗糖產業發展,成立景谷洋浦南華糖業有限公司,配備更先進、效率更高的設施設備,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鐘山糖廠日處理甘蔗規模提升至2000噸、永平糖廠提升至3000噸,為擴大生產奠定了基礎。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認真貫徹落實《云南省2020—2022年糖料甘蔗良種良法技術推廣補貼實施方案》的同時,每年由公司制定出臺《蔗糖發展扶持甘蔗種植目標計劃和扶持補貼政策》,充分調動各鄉(鎮)、村組、農戶發展蔗糖產業的積極性,公司在甘蔗種苗、肥料、農藥、早熟高糖優良品種調運、地膜、地租及種植、砍運方面給予啟動資金預購扶持,同時認真執行省糖業協會的甘蔗收購指導政策,實行良種加價和甘蔗收購價與糖價聯動,讓利于蔗農,并執行甘蔗收購最低保護價政策,解決了蔗農怕拖欠蔗款的后顧之憂。
加大科技賦能力度。積極推行地膜覆蓋栽培為主的機、藥、肥、膜一體化綠色輕簡高效栽培技術、推進甘蔗生產化肥農藥零增長、推行農(殘)膜回收利用,促進甘蔗生產向綠色高效方式轉變,通過農機與農藝技術的融合,實現蔗糖產業提質增效。據悉,用輕簡高效生產技術模式種植的甘蔗比常規模式種植的甘蔗重力純度可提高1.36個百分點,還原糖分降低0.08個百分點,甘蔗糖分提高1.19個百分點。
加大服務企業力度。認真落實國家、省、市出臺的穩增長一攬子政策措施,積極幫助企業申報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財政貼息及中長期貸款,設身處地助企紓困。縣委、縣政府在加強與省農科院合作的同時,積極搭建公司與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合作平臺,通過邀請“科技特派團”專家院士深入企業調研,針對企業存在問題提出意見建議,助力企業做大做強,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
當前,景谷圍繞企業有收益、蔗農有收入、政府增稅收的目標,正加快對制糖企業進行產能提升改造,加快“高產、高糖”糖料蔗基地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路徑會越來越清晰,同時加快重新賦能,提速傳統糖業轉型升級,延鏈補鏈,研究引入蔗渣模塑可降解餐具生產項目,形成生產、制造、蔗渣再利用的閉環,確保一根甘蔗真正“吃干榨盡”,實現產品原料利用最大化。今后,景谷將充分利用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的對口掛聯幫扶關系,加快與科研院所合作,持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開發以蔗糖為原料的高端產品,推動形成以蔗糖為根本,相關產業協調發展的產業集群,推動發展蔗糖產業“延鏈提質”,鞏固打造“甜蜜事業”。(景谷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