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色色色资源导航,3D成 人 h动 漫在线播放网站,www.做爱视频,色图无码wunse

糖網 甘蔗種植制糖技術專題 草地貪夜蛾暴食玉米甘蔗已擴散至18省份 云南數萬畝甘蔗受災

草地貪夜蛾暴食玉米甘蔗已擴散至18省份 云南數萬畝甘蔗受災

和20000+糖人一起關注糖網公眾號

廣告位

草地貪夜蛾暴食玉米甘蔗已擴散至18省份 基因雜合下一代或將危害水稻

自今年年初以來,一只飛蛾的遷徙引起了國內農業部門高度緊張。

6月4日凌晨,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做好草地貪夜蛾應急防治用藥有關工作的通知》顯示,草地貪夜蛾2019年1月由東南亞侵入我國云南、廣西,目前已在18個省(區、市)發現,嚴重威脅我國農業及糧食生產安全。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這種今年初從緬甸入境的小蟲子原產美洲中部,喜暴食,對植株危害性大,繁殖能力強,導致其擴展迅速,防治難度高,嚴重時可導致農作物絕收。

湖南省道縣植保站負責人何斌告訴新京報記者,貪夜蛾在短短一個月內,就從幾畝地擴散到全縣一萬多畝地,這種害蟲會鉆進植株啃食嫩葉,嚴重者可致植株死亡:“相比起普通的蟲子,這個蟲子吃得特別多,邊吃邊拉。”

1月由東南亞入侵我國云南

2019年1月11月下午,云南省植保植檢站報告在普洱市江城縣發現疑似草地貪夜蛾幼蟲危害。次日,全國農技中心緊急派出調查組趕赴現場,證實這一害蟲已侵入我國。初步判斷,云南西南部發現的幼蟲是首批成規模遷入的種群。

全國農技中心官網信息顯示,這是一種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跨國界遷飛性農業重大害蟲,主要危害玉米、甘蔗、高粱等作物,已在近100個國家發生。

被草地貪夜蛾幼蟲危害的植株特征明顯,即葉片葉肉被取食后剩下葉表皮而形成半透明薄膜狀“窗孔”,或葉片呈大小不等的孔洞,剝開玉米生長點卷曲心葉可見大量害蟲糞便和藏身在其中的幼蟲,心葉被咬食呈破爛狀。

由于草地貪夜蛾成蟲具有較強的遠距離遷飛能力,每晚可飛行100公里左右。全國農技中心病蟲害測報處推測,云南南部會有更多區域逐步見蟲,并且廣西西南地區有可能同期發生。

不足一個月,草地貪夜蛾在云南省西南部地區蔓延開來。根據云南全省16市(州)大面積普查結果,截至1月28日,普洱市江城縣、瀾滄縣、寧洱縣、孟連縣,德宏州盈江縣、瑞麗市、芒市和隴川縣,保山市施甸縣、昌寧縣和龍陵縣3市(州)11縣(市)發現草地貪夜蛾在冬玉米田發生為害,發生面積共計6715畝。

五個月內蔓延至18省 將成為常發性重大害蟲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3月11日,草地貪夜蛾確認侵入廣西,3月底開始陸續在廣西崇左各地發現。4月25日,貴州黔西南州望謨縣、安龍縣、興仁市先后發現草地貪夜蛾;4月23日和26日,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從化區先后在玉米種植地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為害;4月26日,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巖泉鎮胡家村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

全國農技中心官網4月末發布的草地貪夜蛾為害動態顯示,蟲情進入快速擴展為害期。截至4月26日,云南、廣西、貴州、廣東、湖南5省(區)29個市(州)112個縣(市、區)查見玉米受害,初步統計發生面積超過12.74萬畝。

4月下旬以來,草地貪夜蛾在海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江西、重慶、河南相繼查見幼蟲為害,蟲情擴散蔓延明顯加快。

截至5月10日,13省(區)61個市(州)261縣(市、區)查見玉米受害,初步統計發生面積108萬畝。春末夏初,春玉米從南至北進入生長期,加之風場、天氣條件適宜,草地貪夜蛾還將蔓延至長江中下游、黃淮、華東、東北和西北等地為害。

農業農村部6月4日發布,這一害蟲目前已在18個省(區、市)發現,嚴重威脅我國農業及糧食生產安全。此時,距我國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不足5個月。

根據全國農技中心官網消息,這一害蟲進入我國后,適生溫度和區域范圍廣,將成為我國“北遷南回”常發性重大害蟲,要做長期應對打持久戰的準備。

害蟲暴食繁殖多 防控難度大

農業農村部官網顯示,草地貪夜蛾是一種原產于美洲熱帶和亞熱帶的雜食性害蟲,具有適生區域廣、遷飛擴散快、繁殖能力強、暴食為害重和防控難度大的特點。

湖南省道縣植保站負責人何斌介紹,貪夜蛾在短短一個月內,就從幾畝地擴散到全縣一萬多畝地,這種害蟲會鉆進植株啃食嫩葉,嚴重者可致植株死亡:“相比起普通的蟲子,這個蟲子吃得特別多,邊吃邊拉。”

湖南省江華縣植保站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因貪夜蛾幼蟲并不容易被發現,具有較強隱蔽性,且具有暴食、繁殖多、擴散迅速等特點,一旦發現后就已經產生危害。

農業農村部3月在官網發布顯示,目前主要防治技術措施包括生態調控及天敵保護利用、成蟲誘殺技術和幼蟲防治技術三個方面。

新京報記者從湖南、福建等地的基層植保站了解到,對草地貪夜蛾,基層多以噴灑農藥進行防治,取得一定效果。武夷山市植保站工作人員強調,由于貪夜蛾愛吃玉米心葉部位,心葉部位需要重點噴灑農藥。“基本上如果能早發現早防治,還是能控制得住,幼蟲的時候,特別是蟲齡比較小的時候,就更好防治。”

1齡幼蟲具有隱蔽性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江幸福介紹,草地貪夜蛾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可造成玉米減產20%。貪夜蛾的遷飛能力很強,在氣流有利的情況下,草地貪夜蛾成蟲一晚可遷徙長達100公里,一世代可遷徙近500公里。

2016年,在非洲發現貪夜蛾,因非洲的監測、防控技術落后,貪夜蛾在非洲迅速蔓延,有44個國家為害。2018年,貪夜蛾在非洲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0億至30億美元。2018年開始,貪夜蛾在亞洲印度、孟加拉國、緬甸等國家陸續出現。2019年1月初,確認在我國云南普洱市發現。

貪夜蛾的繁殖能力極強,一只母蛾一生平均可產卵1000個,如溫度等環境適宜,最多可產卵2000個。貪夜蛾幼蟲共有6齡(每蛻一次皮,增加1齡),因1齡幼蟲個頭很小,在田間普查時很難被發現,具有隱蔽性。且因貪夜蛾個體發育迅速,在適宜溫度下,卵在2到4天即可孵化為幼蟲,幼蟲期通常在半個月至一個月之間,因此給防治工作帶來較大的難度。

基因雜合下一代或將危害水稻

除為害玉米外,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4月28日消息,云南省普洱市景谷縣、德宏州隴川縣和臨滄市耿馬縣發現草地貪夜蛾為害甘蔗,發生面積分別為2.5萬畝、200畝和3.0萬畝,主要為害苗期甘蔗。

江幸福介紹,因貪夜蛾是一種雜食性的害蟲,它的寄宿植物多達80余種,遷飛、降落等均有其自主選擇的過程,它喜食包括玉米、水稻、小麥在內的禾本科作物。在選擇寄主時,會根據植物的幼嫩期、范圍等進行選擇,除了為害玉米的葉片以外,貪夜蛾對玉米的心葉也會進行為害,在玉米成熟期甚至為害的玉米穗。此外,對處于苗期的甘蔗時極易成為貪夜蛾的寄主。

貪夜蛾主要分為玉米品系貪夜蛾和水稻品系貪夜蛾。據江幸福介紹,目前經檢測,我國發現的貪夜蛾主要為玉米品系為主,主要危害玉米、甘蔗等。但經過有關部門基因檢測,發現其基因帶有雜合性,這意味著下一代貪夜蛾可能會有遺傳分離。“如果遺傳分離出水稻品系的貪夜蛾,除玉米外,它還可能會為害到我國的水稻。”目前,檢測工作仍在進一步進行。

東北、華北玉米主產區面臨很大風險

陜西省農業農村廳6月3日發布消息,確認在陜西漢中市發現貪夜蛾。江幸福介紹,目前在華北地區,也疑似發現部分蟲源,具體信息仍在進一步核實當中。

江幸福說,華南、西南地區雖有玉米種植,并非我國玉米的主產區,目前貪夜蛾并未對我國玉米造成較嚴重的侵害。但一旦它遷飛到黃淮海、東北、華北等大面積的玉米主要種植區,就存在很大風險。

目前,我國農業部門對貪夜蛾的防控采取分區制度,針對不同的區域采取不同的防控對策。江幸福解釋,對華南、西南等貪夜蛾可周年繁殖的蟲源區,實行包括化學防治、生物防治、農業防治等多種可持續治理的綜合防治,降低蟲源數量;而對于在江淮、長江流域,從卵期開始嚴密防治,防止蟲源北遷。他解釋,“如果這一帶沒防控好,華北、東北等玉米主產區面臨的風險就很大。” 如在華北、東北平原發現貪夜蛾為害,將采取機械化防治、統防統治等措施。

草地貪夜蛾成蟲

防控需掌握貪夜蛾遷飛規律

貪夜蛾是一種遷飛性害蟲,江幸福介紹,它將在我國成為一個“北遷南回”的害蟲,夏季向北遷飛,冬季往南方遷飛。

遷飛性害蟲的防控,最大難度是預測預報。江幸福解釋,如預測預報準確,能夠有時間做出有效的防控措施,將其危害降到最低。因貪夜蛾進入我國之后,在不同環境、氣候下的遷飛的潛力、速度、時間等遷飛規律等,都需進一步研究和明確。掌握其遷飛規律,對它的檢測和預報是一種技術支撐與理論支撐,將能更好地實現防治。

貪夜蛾的抗藥性比較明顯,因此在國家藥劑防治時,不會長期使用同一種藥,同時通過生物農藥、化學農藥等綜合使用來延緩它的抗藥性。目前來看,我國已研究篩選25種藥劑,FAO(聯合國糧農組織)也推薦部分藥劑,使用效果都不錯。

江幸福也強調,雖然貪夜蛾的風險、危險很大,但因我國對遷飛性的害蟲有一定的經驗和成果,農業部門的檢測、防控體系比較完善,貪夜蛾造成損失一定可防可控。

防治案例

湖南江華:被害株率達70%以上

5月14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病蟲害測報處發布消息,湖南在6市12個縣發生草地貪夜蛾蟲害,面積超過2萬畝,各地被害株率5%-41%,最高的江華縣達70%以上。各地百株蟲量1-60頭,最高的道縣百株蟲量達120頭。

湖南省江華縣植保站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除對普通農戶加強宣傳并使用農藥防治外,當地也在通過性引誘等手段加強檢測。但因當地玉米種植較為分散,因此采取統一防治措施有一定難度。

湖南省道縣植保站負責人何斌介紹,5月1日當天,在當地農戶的幾畝甜玉米地里最先發現2齡至6齡的貪夜蛾幼蟲。到目前為止,受災農作物以玉米為主。

據何斌介紹,當地種植玉米6萬余畝,據目前掌握的數據,短短一個月內,貪夜蛾已從最初發現的幾畝地,擴散到全縣約14000畝地。

福建武夷山:噴灑農藥防治為主

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病蟲害測報處5月14日公布的數據,福建在6市9個縣(市、區)發生貪夜蛾蟲害,發生面積約100畝。田間以1-3齡幼蟲為主,主要取食苗期玉米。在惠安縣、建甌市、新羅區、武夷山市和仙游縣,百株蟲量分別為50頭、90頭、25頭、120頭和2頭,被害株率分別為23%、32%、20%、40%和2%。

6月4日,新京報記者從福建省武夷山市植保站了解到,該市有幾個鄉鎮發現草地貪夜蛾,但沒有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當地介紹,全國農技中心公布的百株蟲量120頭,僅涉及一片地,約有一兩畝受災比較嚴重。

武夷山市植保站工作人員稱,目前主要的措施是噴灑農藥,如氯蟲苯甲酰胺等:“目前來說這些藥的效果還可以。”此外,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尚未在其他作物上發現貪夜蛾,“下一步我們可能要查看別的作物,有沒有繼續危害。”

浙江建德:無人機飛防防效達80%以上

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5月14日公布的數據,浙江建德和東陽兩縣見蟲,發生面積80畝,蟲齡為1-4齡,百株蟲量2-13頭,被害株率1%-10%。

建德市農技推廣中心植保站副站長趙帥鋒向新京報記者介紹,5月8日發現害蟲后,根據福建地區防治經驗,使用了5%的乙基多殺菌素藥劑進行應急防控,使發現點蟲情得到控制。此后,該市開展了草地貪夜蛾藥效試驗,篩選出6%阿維·氯蟲苯甲酰胺、6%乙基多殺菌素、35%氯蟲苯甲酰胺等藥劑,“在我們建德效果很好。”

至于草地貪夜蛾吃玉米心葉部位這一防治難點,趙帥鋒稱,這幾種藥劑具有滲透作用,“不一定非要把藥噴到蟲身上才會死,藥噴到玉米葉片上會擴散,只要它吃了玉米就會中毒。”由于玉米約有兩米高,人工噴灑藥劑效率低、不方便,當地已開展植保無人機飛防試驗,“防效達80%以上,為下一步可能的大面積防治作業提供了技術方案。”

趙帥鋒所在的植保站只有4個人,比較大片區域的蟲情站里會派人前去參與防治,一些小的區域就由鄉鎮農辦指導當地農戶。“我們培訓的時候都會講,包括識別、防治,他們也有一定的經驗。”


知識問答:“糧食殺手”席卷全球,草地貪夜蛾威力為什么這么大?

前有非洲豬瘟,后有進口物價上漲,蔬菜、水果及肉類價格都受波及。“糧食危機”可能不止于此,近來中國西南地區不少地方都出現了一種新出生的害蟲,造成玉米、高粱等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

看起來不起眼,這種蟲子藏在玉米葉背后偷偷啃、連葉帶心都啃……原本長勢喜人的玉米苗,沒過幾天,整片地全帶了密密麻麻的蟲眼。

這種蟲子是最可怕的“糧食殺手”之一——一頭幼蟲就能破壞一根玉米,一頭蛾就能產1000粒卵,一個晚上隨氣流可遷飛100至500公里……

草地貪夜蛾長啥樣?

草地貪夜蛾又稱秋黏蟲,是一種原產于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雜食性害蟲。2017年被列入世界十大植物害蟲“黑名單”,也是2018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大遷飛性害蟲。

這是一種是飛蛾產卵孵化出來的小肉蟲,黑腦袋,綠身子,小一點的只有米粒大小,大一點的有指節那么長。草地貪夜蛾幼蟲最明顯的特征是其腹部末節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個黑斑,頭部呈明顯的倒“Y”型紋。

草地貪夜蛾有哪些特點?

超級能吃、超級能生、超級能飛,是這種蟲子的三大危害特點。

一是特別能吃。草地貪夜蛾主要啃食玉米、水稻、甘蔗、高粱等禾本科作物為主,可危害80余種作物186種植物;其中以危害玉米最為嚴重,可造成玉米減產20-30%,嚴重的田塊甚至毀種絕收。

低齡草地貪夜蛾幼蟲一般啃食玉米葉,形成窗戶紙一樣的薄膜;老熟幼蟲則會把玉米葉啃穿,令葉片形成大大小小的窟窿,甚至會直接鉆到玉米果穗里啃食。

二是特別能生。一頭雌蟲一生可產卵900-1000粒,相當于普通菜蛾的10倍,2-3周完成一個世代周期。

三是特別能飛。外號“行軍蟲”,一個晚上隨氣流可遷飛100至500公里,最遠可遷飛1500公里。

草地貪夜蛾傳播范圍?

草地貪夜蛾原產于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2016年傳入非洲,首先出現在尼日利亞和加納,隨后迅速在撒哈拉以南44個國家蔓延,2018年7月開始陸續傳入也門、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緬甸、泰國、老撾、越南、中國等亞洲國家。

目前,該蟲已經在100多個國家引發蟲害。據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報道,僅在已被入侵的非洲12個玉米種植國家中,草地貪夜蛾造成玉米年減產830萬到2060萬噸,經濟損失高達24.8億到61.9億美元。

草地貪夜蛾對中國的影響?

這種蟲類此前從未出現在中國境內。今年1月,該蟲被確認從緬甸入侵我國云南,據經濟日報,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蟲害已擴散蔓延至17個省(自治區)、785個縣(市、區),導致268萬畝糧食作物受害。

根據專家預測,這些破壞力極強的“幺蛾子”,將通過東、西兩條路徑進入我國北方玉米主產區,或將在6月份進入到黃淮玉米主產區,在7月份到達東北春玉米主產區。

“幺蛾子”能防治嗎?

由于是外來入侵物種,在我國缺乏天敵,這為草地貪夜蛾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不過,這并不意味著草地貪夜蛾無法防治。

最快的方法自然還是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由于草地貪夜蛾是外來入侵物種,在中國尚無登記農藥可用。不過,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已經完成了21種常用化學農藥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效果評價,篩選出了一批對草地貪夜蛾高效、低毒的化學農藥用于應急防治。試驗也證明幾種新型化學殺蟲劑,如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氯蟲苯甲酰胺、乙基多殺菌素及啶蟲脒對草地貪夜蛾均有非常強的殺蟲活性。

同時,還可以采取誘殺技術、生物農藥等方式防治,比如:

誘殺成蟲:利用燈光誘殺或性誘的方式,誘殺其成蟲,減少產卵、降低為害。
摘除幼蟲:對于發生面積較輕的田塊,可以采取人工摘除的辦法降低田間蟲口密度。也是對已防治田塊進行查漏掃殘的主要手段。
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選擇噴施白僵菌、綠僵菌、蘇云金桿菌制劑以及多殺菌素、苦參堿、印楝素等生物農藥進行生物防治。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草地貪夜蛾應急防治用藥有關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

草地貪夜蛾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跨國界遷飛性農業重大害蟲,主要危害玉米、甘蔗、高粱等作物,已在近100個國家發生。2019年1月由東南亞侵入我國云南、廣西,目前已在18個省(區、市)發現,嚴重威脅我國農業及糧食生產安全。鑒于目前我國無防治該蟲的登記農藥,根據《農藥管理條例》有關規定,我部在專家論證的基礎上,提出如下應急用藥防治措施。

一、明確應急用藥產品范圍。本著防控用藥的有效性、安全性、經濟性原則,專家組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25種應急使用的農藥產品(詳見附件)。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選擇推薦藥劑,推薦給農民使用。

二、加強應急用藥監督管理。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要督促企業、經營單位建立生產銷售臺賬,加大監督抽檢力度,并依法嚴肅查處涉嫌假冒偽劣行為,確保農藥產品質量。

三、強化應急用藥指導服務。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草地貪夜蛾監測預警,加大培訓力度,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因地制宜選擇用藥產品,科學確定使用時期、使用劑量和使用方法,嚴格按照安全間隔期用藥,嚴防長殘留農藥造成農殘超標。加強使用安全風險和藥效監測,一旦發現作物藥害、使用效果不佳等情況,要及時采取措施并報我部。

四、限定應急用藥使用時間。根據草地貪夜蛾的發生規律和防控實際需要,暫定應急用藥時間至2020年12月31日。

各省(區、市)農業農村部門在組織草地貪夜蛾防治技術研究與試驗中,若發現其它經濟安全有效的藥劑,可及時向我部推薦。

附件:草地貪夜蛾應急防治用藥推薦名單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2019年6月3日


草地貪夜蛾應急防治用藥推薦名單

單劑: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茚蟲威、四氯蟲酰胺、氯蟲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溴氰菊酯、乙酰甲胺磷、虱螨脲、蟲螨腈、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蘇云金桿菌、金龜子綠僵菌、球孢白僵菌、短穩桿菌、草地貪夜蛾性引誘劑

復配制劑: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茚蟲威、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氟鈴脲、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蟲螨腈、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虱螨脲、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蟲酰肼、氯蟲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除蟲脲·高效氯氟氰菊酯

 

 

 

 

發布您的信息

云之糖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yntw.com糖網立場及觀點,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2224975.com/2019/06/225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回復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086-17608830848

在線咨詢: QQ交談

郵箱: #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9:00-18:30,節假日休息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