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變白糖、糖蜜變干酵母、廢棄物變有機肥。近年來,位于祖國西南邊陲的德宏州,一條“甜蜜”產業鏈悄然興起。在這條產業鏈上,有20多萬蔗農、4家糖業公司10座糖廠以及一家年營收5億元以上的酵母廠。德宏州稅務部門持續關注蔗糖產業鏈發展,送政策送服務,為關乎人民群眾“錢袋子”、企業生存“牛鼻子”以及地方制造業發展“新路子”的蔗糖產業保駕護航。
跟蹤服務不掉鏈 保中上游生產穩定
穩定的蔗糖生產是整個蔗糖產業的核心,關乎鄉村振興大局。2021/2022年度,德宏州甘蔗種植面積81.3萬畝,甘蔗農業產量364萬噸,因此,保障甘蔗順利收購進廠開榨至關重要。德宏州稅務部門不僅開通辦稅綠色通道,保障各糖廠收購發票開具和涉稅事項辦理快速便捷,還持續跟蹤關注企業生產狀況,隨時響應企業訴求。
受疫情影響,云南省隴川糖廠面臨用工成本增高、原料供應受阻、周轉資金不足等困難,稅務部門主動上門問需,了解企業難題困境,宣傳輔導稅費優惠政策,發揮職能作用助力企業抒困解難。在稅務干部的宣傳中,糖廠財務負責人唐巍得知,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可以申請延緩繳納部分稅費,這樣一來,能較大緩解企業當期資金壓力。在稅務干部的輔導下,他很快通過電子稅務局完成了操作,申請緩繳稅費394萬元。
“延緩繳納稅費的政策一出來,稅務局的同志就專門給我們宣傳解釋新政策,原本我們一直擔心榨季來臨資金不足耽誤了生產,現在近400萬元的稅款緩繳切實幫助我們緩解了資金壓力,使我們后續能順利進行甘蔗收購和開榨。”唐巍說道。
除了隴川糖廠,面臨同樣問題的還有相距不足20公里的德宏英茂糖業有限公司景罕糖廠。“疫情對制糖企業的生產經營有很大影響,生產成本顯著上升,資金周轉嚴重不足。今年,員工的社保費繳納對我們來說有很大的壓力。”景罕糖廠的財務段曉萍說道,“好在有緩繳政策,政策一出臺,稅務干部就告知我們可以緩繳三項社保費單位部分,而且在緩繳期間不收取滯納金,我們馬上就辦理了相關手續。”
據悉,景罕糖廠是云南省規模最大的糖廠之一,企業需為500多名員工繳納社保費,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無疑對企業造成負擔。特困行業緩繳社會保險費擴圍政策出臺后,稅務部門及時將政策告知企業,進行點對點輔導,讓其第一時間享受到政策。僅今年5月、6月,該企業即享受緩繳社保費近170萬元,為企業減輕了壓力。
落實政策不打折 助中下游擴模發展
如果說糖廠的穩定生產是保證蔗農收入的核心,那么下游企業的發展就是產業鏈暢通擴模的關鍵,關乎邊疆地區制造業的發展。
德宏州作為典型的少數民族邊疆地區,本身工業基礎薄弱,經濟發展劣勢明顯,優勢不足。為鞏固和加快傳統蔗糖產業的發展,德宏州引進安琪酵母(德宏)股份有限公司拓展延伸產業鏈,走農工貿一體化方向,不斷做大做強“甜蜜產業”。安琪酵母(德宏)股份有限公司工廠現有一條3萬噸活性干酵母生產線和一條年產6萬噸生物有機肥生產線,全州所有糖廠年產糖蜜全部供應到該公司。
產業鏈初步形成時,德宏州稅務部門持續關注各個環節生產狀況,針對性提供納稅輔導,利用稅收大數據分析比對,幫助企業尋找原材料供應商,指導企業盡享稅惠政策,以國家政策紅利化為資金支持,幫助企業發展壯大。
“當前,原料不足和科技人才欠缺是制約我們發展生產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打算提高專業人才待遇,研究開發更多的糖蜜替代品補充原料,這樣一來,我們的研發費用投入就需要增加。好在稅收優惠政策力度大,單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一項就可以幫我們減免很多稅款,我們又可以把這些稅款投入研發,實現良性循環!”安琪酵母(德宏)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經理楊晉說道。
2022年,安琪酵母(德宏)股份有限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減免稅款90萬元。此外,享受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款305萬元,享受出口退稅1495萬元。每年上千萬元的稅收優惠,極大補充了企業資金,幫助企業全面提升綜合實力,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如今,企業著手新建一條年產1.5萬噸酵母抽提物綠色制造項目生產線,開發酵母后端深加工產品,再延伸產業鏈。
整個蔗糖產業鏈在稅收優惠政策的加持下迅速走向成熟。如今,新的榨季即將到來,德宏州稅務部門在做好宣傳輔導的同時,將全面開展好納稅服務,暢通企業辦稅開票各環節,落實落細各項優惠政策,為企業解決后顧之憂,助推德宏成為全國一流蔗糖全產業鏈發展示范區。(中國網? 尹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