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農在采收黃皮甘蔗。記者 蘇桂除 攝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4月17日消息(記者 蘇桂除)“今年種植的甘蔗收成不錯,每畝產量有1.1萬至1.2萬斤,除去種植成本,每畝純利潤還有五六千元賺。”4月15日,塔洋鎮紅莊村甘蔗種植戶王權請來幾名村民,一起將自家種植的11畝甘蔗削葉、砍蔗、捆綁、裝車,運到附近的收購商海南鮮友食品有限公司廠里加工。
眼下正值瓊海市塔洋鎮甘蔗收獲上市的季節。在紅莊村,與王權一樣種植黃皮甘蔗的村民有87戶,種植面積近400畝,相比三年前種植戶數和面積均超過一倍,而這批黃皮甘蔗種迎來一年的好收成。
走進塔洋鎮紅莊村甘蔗種植基地,兩米多高的甘蔗,個頭粗壯挺拔。春風拂過田間地頭,一片片甘蔗葉隨風擺動,發出沙沙的響聲,猶如綠浪翻滾。
田間地頭,蔗農們正忙著削葉、砍蔗、捆綁,現場一派繁忙豐收的喜人景象,這一根根甜滋滋的黃皮甘蔗,讓當地種植戶過上了“甜日子”,蔗農喜上眉梢。
紅莊村歷來就有種植甘蔗的傳統,由于土質肥沃和水澆條件好,加上有多年種植管理經驗,所產甘蔗節高脆爽、汁多味甜。
蔗農在分裝黃皮甘蔗。記者 蘇桂除 攝
近年來,塔洋鎮著力打造農業“一村一品”,充分利用紅莊村傳統農業產業種植優勢,與位于瓊海的臺資企業海南鮮友食品有限公司(下稱“鮮友食品”)聯手發展訂單式農業,助推鄉村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在種植技術不斷優化完善下,每年的產量和品質也在不斷提高,每畝最高產量已超10噸,當前黃皮甘蔗的批發價達到每斤一元,年產值達500萬元。
“剛開始種了3畝,去年種了感覺收成還不錯,就擴大種至11畝 ,收成還不錯。”王權高興地說。
甘蔗有好收成,銷路也不愁。紅莊村早年與收購企業簽訂的“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讓蔗農實現“產供銷”全鏈條無縫對接。
瓊海市塔洋鎮紅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蘇平說,2020年起,紅莊村試種植黃皮甘蔗以來,感覺黃皮甘蔗產業效益特別……2022年2月份,紅莊村在塔洋鎮政府牽頭下,與鮮友食品達成訂單協議,由政府支持15萬元,幫蔗農買黃皮甘蔗種苗試種,由蔗農砍了甘蔗送到鮮友食品用于食品加工銷售。下一步,該村將加大宣傳發動,讓更多地村民加入種植黃皮甘蔗, 做大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助推進鄉村振興。
海南鮮友食品有限公司廠長陳藤楠表示,根據雙方的協議,蔗農運過來的甘蔗,根據其質量過秤,斤數確定后,公司跟合作社進行對賬、付款,再由合作社分配給蔗農。
據介紹,紅莊村蔗農所種植收獲的甘蔗,統一售賣給與村委會簽訂收購協議的鮮友食品。為進一步規范產業結構合理化,解決蔗農種植、管理和砍運等方面問題,紅莊村還組織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將甘蔗種植、銷售等工序實行專業運作,有效推動甘蔗實現產業化的發展,“甜蜜”產業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