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莉池
蔗糖業是云南省重要的傳統優勢產業,對推動云南鄉村產業振興和邊境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德宏州位于云南省西南邊陲,介于東經98°40′~99°43′、北緯22°30′~23°02′之間,西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503.8公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非常適宜甘蔗種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地形、氣候條件,使得德宏在制糖業的發展上一直保持著喜人成績和良好勢頭。
制糖歷史悠久 ?產業穩步發展
德宏是云南省重要的蔗糖生產基地,德宏蔗糖業自1958年籌建第一座糖廠以來,已經走過了60多年的發展歷程。截至目前,全州56個鄉鎮(農場管委)有51個鄉鎮(農場管委)種植甘蔗,蔗區人口70余萬人,種蔗農戶5.44萬戶15.73萬人。芒市、盈江縣、隴川縣為國家糖料蔗核心基地縣,全州蔗糖生產長期保持穩定發展。
2020/2021年度,全州甘蔗收獲面積87.5萬畝,甘蔗農業產量452.37萬噸,入榨甘蔗量428.72萬噸,食糖產量55.04萬噸,生產規模繼續保持全省第二,甘蔗平均單產、含糖分、出糖率“三項指標”處于全省前列。
經過多年的培育,德宏甘蔗種植管理、甘蔗單產、制糖生產水平處于全國、全省前茅,食糖產量占全省25%、全國5%。現有云南德宏英茂糖業有限公司(轄瑞麗糖廠,隴川景罕糖廠,盈江弄璋糖廠、盞西糖廠,芒市龍江糖廠、軒崗糖廠6家糖廠)、云南農墾集團芒市康豐糖業公司(芒市中山糖廠)、云南農墾隴川農場有限公司(隴川糖廠)、中糧梁河糖業有限公司(梁河芒東糖廠、勐養糖廠2家糖廠)4戶糖業公司10家糖廠11條生產線,日處理甘蔗能力3.95萬噸、制糖企業員工近4000人,加工規模和食糖產量居全省第二。
德宏州內糖廠主要產品為白砂糖(年產白砂糖50萬噸左右)、酒精(僅弄璋糖廠年產3000多噸)、蔗渣、糖蜜。蔗渣80%作為糖廠鍋爐車間生產燃料;糖蜜供應產業鏈延伸企業安琪酵母(德宏)有限公司生產酵母和有機肥,形成了“原料來自產品加工、主產品端上餐桌、衍生產品又為農業服務”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政府大力扶持?境外資源充足
甘蔗種植是中緬雙方跨境農業經濟合作的主要項目之一,長期以來為雙邊經貿發展注入強勁動力。2015年,德宏英茂糖業有限公司開始在境外發展甘蔗種植基地,目前境外種植基地面積約為2.16萬畝,年產值1.4億元。
德宏毗鄰的緬甸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條件優越,資源也極其豐富,耕地面積約2.5億畝,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尤其是熱帶作物,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十分適合農副產品的種植生產,甘蔗作為德宏州邊民互市貿易的重要品類之一,進口規模大,能夠為發展綠色食品加工產業提供長期充足的原料保障。
目前,緬甸國內種植的甘蔗有18種,種植面積220萬畝左右。視品種而定,每英畝產量在15噸、18噸、20噸和24噸之間。相對中國甘蔗進口成本低,且可通過邊民互市方式免稅進口,作為加工生產的原材料可有效減少成本。
近年來,德宏甘蔗全產業鏈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原料基地鞏固提升、園區基礎配套設施開發建設、產業鏈項目引進和落地建設等工作持續有力推進,全州圍繞“打造綠色生態糖業,建設特色農業強州”目標,加快推進糖業發展。整體來看,制糖行業產業鏈配套相對完整,上游種植、中游生產均初具規模,2018年成立了首個德宏糖業院士(博士)專家工作站,并初步形成了蔗畜養殖生態系統,但是在精深加工以及本土品牌打造方面仍需提升。
德宏蔗糖產業未來發展
為充分發揮德宏州蔗糖產業優勢,進一步加大蔗糖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力度,不斷做大做強德宏蔗糖產業品牌,2023年2月,德宏州委、州政府印發了《德宏州打造熱區特色農業支柱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方案指出,德宏將積極穩妥推進蔗區、糖廠優化布局調整,提升種植組織化、規模化、機械化水平。提高蔗渣、糖蜜、濾泥、蔗葉、蔗梢綜合利用率,加強糖關聯產品開發,將隴川縣打造成為全國一流蔗糖全產業鏈發展示范區。實施“走出去”戰略,鞏固拓展境外甘蔗種植基地。到2025年,全州甘蔗種植面積達85萬畝以上(州內60萬畝、境外25萬畝),機械化率達55%以上,產量力爭達500萬噸左右,實現蔗糖綜合產值50億元以上。
在國家加快建設“一帶一路”、推進云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戰略背景下,德宏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推進制糖企業的轉型升級,充分利用好政策優勢,將德宏打造成為中國最大的甘蔗種植和制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