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市是云南省最大的蔗糖產區,糖料蔗產量以及蔗糖產量長年維持云南省第一。
近年來,臨滄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引領賦能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依靠甘蔗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運用,大面積推廣了甘蔗新品種新技術,取得了顯著成效。
甘蔗新良種良法技術推廣是臨滄實現蔗糖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在助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農民增收和鄉村產業振興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直以來,臨滄高度重視蔗糖產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積極爭取各類科技項目和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到臨滄服務蔗糖產業,鞏固了臨滄蔗糖生產主力軍地位。
在臨滄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科技專項、國家糖料產業技術體系、興滇英才支持計劃、科技副總項目、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蔗糖產業科技特派團和農科服務團、“三區”人才支持計劃等項目的支持下,臨滄甘蔗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成效顯著。據了解,在耿馬蔗區,經田間實測產,云蔗081609畝產達14.08噸,云蔗0551百畝連片旱地蔗區畝產達9.22噸,增產增收效果顯著,加速了云南省自育新品種的推廣應用速度;通過系列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實現了甘蔗輕簡高效栽培技術畝增產達1.53噸以上、宿根栽培年限延長技術畝增產達0.63噸以上、有機無機復混肥畝增產達0.84噸、無人機飛防技術畝增產達0.57噸,助力蔗農增收和鄉村產業增效。
通過多年來甘蔗專家團隊在臨滄開展大量的技術研究與示范,新品種得到大面積推廣,2023/2024榨季,在臨滄蔗區,云蔗081609推廣應用面積達36.92萬畝(新植蔗20.97萬畝)、云蔗0551推廣應用面積達15.82萬畝(新植蔗5.17萬畝)、桂柳05136推廣應用面積達20.02萬畝(新植蔗3.69萬畝);新技術也實現推廣應用,推廣應用輕簡高效栽培技術54.11萬畝、宿根栽培年限延長技術49.65萬畝、有機無機復混肥32.26萬畝、無人機飛防技術15.06萬畝、機械化收獲技術1.31萬畝。(鄧軍 李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