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作者:李依穗
本輪原糖價格強勢始于3月,并一路上升至9月中旬的27.88美分/磅,隨后進入到高位盤整階段。巴西方面,2023/2024榨季豐產預期達到4000萬噸,創歷史紀錄,而在厄爾尼諾的影響下,北半球主要產糖國印度和泰國上半年遭到干旱侵襲,產量面臨下滑風險。泰國方面,市場分歧較大。9月中旬,筆者進行了為期7天的泰國甘蔗生長和食糖產量調研,我們走訪了兩儀集團的東北部甘蔗產區糖廠和中部甘蔗產區,以及Thai Rong Ruang糖業集團位于曼谷的加工糖廠,并且與國際貿易商蘇克敦泰國公司進行面對面座談交流。具體調研情況如下:
從泰國甘蔗分布來看,東北部占比50%,北部占比25%,中部占比20%,東部占比5%。2022/2023榨季,充沛的雨水使得泰國甘蔗生長較快,甘蔗種植面積較上年擴大,收獲了9390萬噸的甘蔗,糖產量達到1103萬噸,較上榨季增產約88萬噸,增幅8.67%,但不及榨季初預估的產量1150萬噸。
泰國東北部因降雨偏少,土地含水量少,大部分為沙土或者沙土混黏土。為了適應地區氣候環境,該區域主要甘蔗種植品種為孔敬3號KK3,該品種種植面積在東北部占比約70%,種植為每年的10—12月,生長期12—14個月。從今年的甘蔗生長情況看,東北部現場測量甘蔗株高普遍為 180cm—240cm,今年株高較去年矮10cm,減幅 15%。有效莖數為 10000 株/萊,減少 20%。泰國中部的土壤情況較東北部明顯提升,土壤為黏土,保濕性好,且有灌溉系統,僅少量沙土地種木薯。中部主要作物為水稻和甘蔗,種植地沒有交集,所以面積穩定。在干旱的年份,黏土保濕性給予作物一定的水分補充。
2023/2024榨季,泰國遭遇了近10年以來最低的降雨量,1—8月的降雨量為548.4毫米,比上年的948.8毫米減少400.4毫米,較上年降幅42%,相較于歷史均值下降約20%。值得注意的是,去年3—6月的大暴雨沖走了部分肥料,今年上半年的干旱讓施肥順利保留在土壤中。進入8月,泰國降雨呈爆發式恢復,北部和中部9月降雨量已達到去年的水平,東北部已恢復至正常水平僅略低于去年同期。泰國甘蔗依靠水庫灌溉的面積約占 40%,得益于8月以來的降雨,泰國東北部水庫蓄水量已恢復至正常水位。
從甘蔗收購價和經濟效益來看, 2022/2023榨季蔗農的實際收益為1300泰銖/噸。據調研統計,泰國政府即將公布的2023/2024甘蔗政府收購基準價為1400泰銖/噸,加上甘蔗糖分溢價以及其他收益,新植甘蔗種植收入可達到1800泰銖/萊。在不考慮糖分溢價的情況下,甘蔗收益為0.68萬泰銖/萊,木薯收益0.6萬泰銖/萊,甘蔗收益略高出木薯。若考慮到糖分溢價的甘蔗收購價1800泰銖/萊以及投入種植成本,農民種植甘蔗收入高出木薯20%。
在東北部孔敬府,從實地調研到的農民種植意愿看,因東北部土壤性質為沙土和黏土混合土質偏多,爭地作物少,且甘蔗宿根年限延長至3—5 年,泰國農民認為甘蔗單產在7 噸/萊以上的都可以接受,不會翻種。2023/2024榨季因前期高溫干旱,也有少部分蔗農轉向種植木薯。
前期的干旱天氣利于甘蔗機種以及施肥,但會使甘蔗種植生長受到負面影響。通過此次調研,我們認為,甘蔗和木薯中仍是種植甘蔗經濟效益高,今年預估甘蔗種植面積比上年減少4.5%,但干旱是2023/2024榨季產量下滑的主要原因。隨著8月降雨狀況的改善,預計后期甘蔗生長情況得到修復,本榨季泰國甘蔗產量有望從低位上調至8100萬噸,相較上一季減產13.5%,糖產量900萬噸,較上一季減產18%。
綜合來看,2022/2023榨季國際糖市表觀供需數據緊平衡,下一季國際糖市依舊維持該狀態,偏緊的貿易流無法在短期內緩解,預計國際糖價延續區間高位振蕩走勢,而中長期看,隨著種植愿意和產能的擴張,原糖價格將面臨大的轉折。(作者單位:招商期貨)
個人觀點 僅供參考
泰國糖料蔗機械化收割(糖網配圖 與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