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報報道 眼下正是甘蔗榨季,走進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永平鎮的景谷洋浦南華糖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伴隨著隆隆的機器聲與繚繞的水蒸氣,甘蔗通過運輸槽進行壓榨加工,再經過過濾、提純、結晶等工序后,一粒粒晶瑩剔透的白砂糖新鮮出爐。
“我在糖廠包裝工段工作14年了,2023年這個時候每天打包5000多袋糖,今年同期每天能打包6000多袋糖。目前的產糖量比去年高。”公司職工李會秀邊將白糖封袋運往倉庫邊向記者介紹。
自2023年12月25日開榨以來,該公司日榨甘蔗2400噸,日產糖量320噸,目前產糖率較去年同期增長0.42個百分點;一級AA類(高品質糖)率達88.55%,較去年同期增長24.12%。
“今年我們計劃入榨甘蔗28.2萬噸,產糖3.8萬噸,將于4月28日前完成全部榨糖工作。自開榨以來,產糖率、打包率、總收回、高品質糖率、蔗地糖分、入槽糖分等多項指標與去年相比都得到了提升。”企業生產副總經理張志果說。
質量的提升離不開科技的賦能。為不斷提升蔗糖的產量與質量,近年來,景谷縣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圍繞甘蔗高產高糖、糖業精深加工等關鍵環節,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蔗糖產業高質量發展。
景谷縣不斷引進早熟高糖優質甘蔗品種,形成以粵糖93/159、云蔗05/51、云蔗08/1609和柳城05/136為主推品種的優質甘蔗種庫。同時,全方位推進集機械化、標準化、良種化、輕簡化、用肥用藥科學化、科技化于一體的新植“六化”種植標準和集破松培一體化、藥膜肥一體化、用肥科學化于一體的宿根“三化”標準的種管模式。目前,永平鎮已建成5.8萬畝高糖高產糖料蔗基地,全部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在甘蔗“耕種管收運”環節均已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畝產量最高可達13噸。
甘蔗入榨之后除了生產白砂糖,剩余的“廢料”還將制成紙漿用于生產生活用紙,景谷縣目前已擁有甘蔗種植、加工、銷售相配套的蔗糖產業鏈,真正將一棵甘蔗充分利用。2023年至2024年榨季,永平分公司預計創造工業產值2.5億元,支付甘蔗款1.3億元,實現蔗農戶均甘蔗收入4萬元以上,創造務工崗位8000余個。(沈浩 楊舒涵 文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