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周市場概況與近期走勢
截至2024年9月28日,國際原糖期貨市場呈現出震蕩回調的態勢。周五ICE原糖期貨從七個月高點回落,10月合約下跌0.52美分或2.2%,收于每磅22.79美分。盡管本周仍錄得0.6%的漲幅,但相比上周19%的飆升,漲勢明顯放緩。主力3月合約也下跌0.59美分,結算價為每磅22.64美分。ICE倫敦白糖期貨方面,12月期貨合約下跌3%,至每噸576.20美元。
從K線圖可以清晰地看出,原糖期貨價格在過去兩個月內經歷了一輪顯著的上漲。價格從8月初的18美分/磅左右快速攀升至目前的22-23美分/磅區間,漲幅超過25%。這一走勢反映了市場對全球糖供應緊張的擔憂,尤其是巴西產量可能下降的預期推動了價格上漲。
二、供需分析
– 巴西產量:作為全球最大的糖生產國,巴西的產量變化對市場影響重大。受嚴重干旱和相關野火影響,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旗下研究機構BMI預計,巴西2024/25年度的糖產量將減少200萬噸,至3,900萬噸。這一預期成為推動糖價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
– 然而,經紀公司StoneX的預測則相對樂觀,認為巴西下一年度糖產量將增加2.5%,達到4,060萬噸,這主要是由于更多的甘蔗被分配用于生產糖而非乙醇。值得注意的是,StoneX同時預計,由于惡劣天氣,甘蔗壓榨量將下降3.2%。
– 印度產量:有跡象表明,印度可能會生產足夠的糖,下一年度可出口約200萬噸,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全球供應壓力。
– 泰國、中國產量:雖然具體數據尚未公布,但泰國作為主要產糖國之一以及中國作為主要的進口糖大國,兩國產量恢復情況將對全球供應平衡產生重要影響。
– 全球最大的兩個產糖國家-巴西和印度甘蔗的加工采用食糖和燃料乙醇的雙軌制,可以靈活調整食糖和燃料乙醇的產量,生物燃料政策變化可能影響兩國將甘蔗用于生產乙醇的比例,間接影響糖的供應量。
三、技術面分析
根據ICE原糖期貨主力合約K線圖,我們可以得出以下技術分析結論:
– 趨勢:原糖期貨價格目前處于明顯的上升通道中。盡管近期出現回調,但整體趨勢仍然向上。
– BOLL指標:價格接近布林帶上軌,表明短期內可能面臨一定的回調壓力。但只要不跌破中軌,上升趨勢仍然有效。
– KDJ指標:處于高位,顯示出超買狀態,暗示短期內可能存在回調風險。但在強勢市場中,KDJ指標可能會長期保持在高位。
– 成交量:近期成交量明顯放大,表明市場參與度提高,反映出投資者對糖市的關注度增加。大成交量配合價格上漲,通常被視為強勢市場的特征。
四、影響因素剖析
a) 氣候因素:
– 巴西干旱與火災:ORPLANA報告顯示,截至9月20日,僅圣保羅州就有約26.3萬公頃甘蔗田受到火災影響。這不僅影響當前產量,還可能對下一季度的甘蔗生長造成長期影響。
– 印度與泰國降雨情況:兩國的季風降雨對糖產量至關重要。目前報告顯示,兩國降雨情況較為理想,可能支撐產量恢復。
b) 政策因素:
– 印度出口政策:印度糖廠協會呼吁政府取消出口限制,如果后期解除出口限制,允許出口200萬噸糖,將增加全球供應,可能對價格產生壓力。
– 巴西乙醇政策:巴西政府對乙醇的支持政策可能影響制糖與制乙醇的比例,進而影響糖的供應量。
c) 其他因素:
– 貨幣匯率:美元走勢對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包括原糖價格有直接影響。
五、后市行情展望
短期展望:
原糖期貨價格可能面臨短期回調壓力。技術指標顯示超買狀態,加上前期快速上漲后的獲利了結需求,可能導致價格在22-23美分/磅區間內震蕩整理。
中長期展望:
考慮到供應端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巴西產量可能下降的預期,原糖期貨價格很可能會繼續保持強勢。全球糖供應過剩量預估下調,反映出供需平衡趨緊,這將為糖價提供支撐。
鑒于當前市場狀況,投資者可以保持謹慎樂觀態度。可以考慮在回調時逢低買入,但同時設置止損以控制風險。密切關注22美分/磅的支撐位和24美分/磅的阻力位。突破這些關鍵位置可能預示著新的趨勢形成,同時密切關注巴西、印度和泰國的產量數據和出口政策變化,這些都可能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綜上所述,原糖期貨市場目前處于一個關鍵的路口。雖然短期內可能面臨回調壓力,但基本面因素,尤其是供應端的不確定性,仍然支撐著中長期的看漲預期。投資者需要保持警惕,密切關注全球主要產糖國的產量數據、天氣狀況以及相關政策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投資策略,把握市場機會。
注:以上內容僅為個人觀點,不代表云糖網意見或建議,僅供參考,歡迎留言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