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我區制糖企業深入推進“平安廣西建設”活動,強化技術改造、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和諧共建等工作,力促產業穩步發展。全區產糖量、生產成本等大多數指標好于去年同期,安全生產實現零事故,主要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為建設平安廣西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是強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奠定平安發展基礎。我區制糖企業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理念,積極籌措資金,重點對勞動強度大,易發生安全事故的甘蔗卸蔗設備、食糖裝包碼垛等進行升級改造。目前,全區約三分之一的糖廠完成了自動卸蔗和裝包碼垛改造,DCS控制得到普遍應用。東亞糖業集團、廣西糖業集團、崇左中糧等企業的一些糖廠實現了全流程智能化生產和控制,工人從繁重、危險的崗位中解放出來。明陽糖廠通過改造,僅卸蔗工段就節省了人工84人。自動化智能化在顯著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大幅降低勞動強度,消除了安全隱患,增強了一線工人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二是強化安全生產管理,促進產業安全發展。安全生產關系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安定,我區制糖企業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狠抓各項安全生產制度落實和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安全生產活動成效顯著。廣西鳳糖生化公司通過加強安全培訓,強化設備巡回檢查、管控危險作業等,工作成效良好。2019年11月,廣西鳳糖生化公司被自治區應急管理廳評為“自治區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為我區制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東亞糖業集團以“安全生產月”為契機,開展了領導莊嚴宣誓,職工鄭重簽名,舉辦培訓班、觀看安全宣傳片、實行應急演練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安全生產意識深入人心。今年以來,全區糖業安全生產形勢良好,未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
三是強化環境保護管理,推動產業綠色發展。為確保榨季生產達標排放,我區制糖企業加強對廢水處理設施、鍋爐設備等運行管理和維護,確保正常運行。積極開展濾泥堆場、污水池、糖蜜罐等事故易發點潛在風險隱患的排查和整改。今年以來,全區糖廠COD、BOD、氮氧化物、煙塵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均優于或達到國家相關標準,在全國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明陽糖廠通過國家級“綠色工廠”認定,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同步發展。
四是強化社會穩定工作,促進產業和諧發展。我區制糖企業以維護社會穩定為己任,加快兌付農民蔗款,帶動農民增收。今年12月初已全部兌付完上榨季蔗款。特別是在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和欽州市的大力推動下,湘桂糖業集團、南華糖業集團和東糖集團等民營糖企成功抱團重組歐亞糖業集團,有效地化解了社會穩定和金融風險。2019年11月11日順利完成交接,12月2日,“新歐亞”將原企業拖欠的1萬多戶蔗農蔗款1.55億元和職工工資全部兌付完畢。同時,穩定了職工隊伍,12月2日“新歐亞”陸屋糖廠開榨,12月4日那彭糖廠開榨,目前生產秩序平穩有序。新榨季以來,截至12月10日,應付蔗款39.35億元,已兌付22.19億元,兌付率為56.4%,同比提高41個百分點,制糖企業競相縮短兌付時限,大多數企業3天就可以實現兌付,企業拖欠蔗款等老大難問題得到較好解決,企業主動服務農民的積極性明顯增強,糖業和諧發展良好局面逐步形成。(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