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使得云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被列入國家糖料蔗核心基地縣(市)行列,是國家糖料生產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耿馬舉全縣之力打造甘蔗產業集群,“蜜汁”澆灌著耿馬人的幸福生活。
“我們現在的甘蔗種植面積已達41萬畝,蔗農人口占農業人口的57%,蔗農人均甘蔗收入7000元以上。1.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種甘蔗5.5萬畝,人均甘蔗收入5227元。蔗糖產業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作用不可替代。”耿馬縣縣長南桂香說。
“十三五”以來,耿馬縣立足甘蔗產業發展的基礎優勢、傳統優勢和品牌優勢,確立了“擴規模、延鏈條、建集群”的發展定位。以綠色工業園區為依托,規劃50%以上的入園企業布局涉糖產業,著重于蔗糖全產業鏈開發,全縣齊心協力打造甘蔗產業集群步健蹄疾。
丨制糖企業——車間一角
科技助力 企業聯動
科技創新是耿馬蔗糖基地規模化、規范化、集約化發展的“殺手锏”。近年來,耿馬縣從單純追求擴大種植面積向追求提質增效、“高產高糖”方向轉變。力求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推廣。重視引入農業科技力量助力發展,組建了云南省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楊本鵬工作站”,分別與國家甘蔗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廣州甘科所、云南甘科所等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開展合作。
目前,耿馬境內41萬畝甘蔗產業基地中,有5萬畝單產達6噸以上的國家糖料蔗核心基地。全縣68個村(社區)2.3萬戶12萬農民種植甘蔗,蔗農占農業人口的57%,耿馬、勐永、華僑3家糖業公司能夠獲得持續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同時,耿馬縣鼓勵和支持南華糖業集團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的發展戰略,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開發甘蔗境外替代種植基地,建設了30萬畝境外原料生產地(已完成種植12.6萬畝),保障了孟定日處理1萬噸糖廠的原料需求。
除了科技發展,耿馬縣還看重龍頭企業的帶動示范作用。把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延長產業鏈作為抵御價格波動等市場風險的重要手段。先后引進和發展紙漿、生活用紙、飼料加工、有機復合肥、酒精等生產企業14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戶),生產出白糖、酒精、蔗梢飼料、固體有機肥、液體有機肥、蔗渣、紙漿、生活用紙等5大系列15類品種產品,延長了蔗糖產業鏈,提高了蔗糖產業附加值,實現工業產值27.05億元。
耿馬縣內與甘蔗產業有關的農業服務公司(包含個體工商戶)達128家,提供就業崗位2800個。同時,糖廠、酒精廠、肥料廠等一批制造企業落戶,每年可為周邊群眾提供就業崗位3000個,實現了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村服務業的融合。
魚水情深 助推民族團結
丨七彩牧業養殖區一角
“產業、企業、群眾的發展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產業好了,企業活了,才能帶動蔗農增收致富。不管是制糖、制漿造紙,還是發展現代農業,‘做好企業,帶動農戶’是我們謀求發展的根本。”耿馬南華糖業公司總經理羅志堅介紹,耿馬縣力圖實現產業鏈利益聯結機制,采取“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公司+協會(互助組)”等模式,以訂單、務工、協作、股份為紐帶。企業每年定額提取一定資金,用于支持蔗區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給予蔗農適當生產補助,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
通過探索和實踐,目前耿馬縣共培育甘蔗生產合作社(協會)268個,甘蔗生產互助組1425個。依托云南七彩田園牧業有限公司、新大康牧業有限公司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采取“公司+示范基地+專業合作社+養殖戶”方式,用甘蔗葉、蔗梢生產畜牧青貯飼料,大力發展蔗梢養牛,帶動養殖戶1.8萬戶8.1萬人。
“我們小組主要產業就是種甘蔗,每家每戶都種植。今年整個小組總入榨量14000噸,就甘蔗這一項人均收入達13000元以上。我們寨子成立了互助組,關鍵時候都是你幫我、我幫你的,左鄰右舍都是一家人。就砍甘蔗一項每年要節約250萬元以上。現在我們村都是吃‘糖飯’、住‘糖房’、開‘糖車’、議‘糖事’、說‘糖話’、做“糖人”。”耿馬鎮允捧村大寨組組長刀衛新是這么說的。
此外,各生產企業在與鄉(鎮)、村、組簽訂的種植收購協議中,設置了集體獎勵。對有新增加種植面積的,綜合平均每入榨一噸甘蔗,鄉(鎮)、村、組得獎4至5元,此項每年為全縣村級集體經濟增收330萬元。耿馬蔗糖產業為全縣各族群眾共生、共產、共享,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創新思路 營建產業集群
目前耿馬縣甘蔗種植面積、食糖產量居全國第五、穩居云南省第一,甘蔗綜合利用位居全國前列。耿馬縣創新思路,建造工業園區,營建產業集群。
“A片區8000畝工業用地,拿出一半來專門支持蔗糖全產業鏈項目建設。完成了以蔗糖全產業鏈建設為核心的‘一縣一業’規劃報告,并通過省級評定為‘一縣一業’特色縣。梳理出51個甘蔗產業鏈延伸項目,以此為基礎營建產業集群。”耿馬工業園區黨組書記何會芬介紹說。
耿馬縣把耿馬綠色工業園區建設作為甘蔗產業集群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對投資較大的項目給予有針對性的重點扶持,對招商引資企業進行全程跟蹤服務。完備的服務吸引了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云南紫辰集團等一大批國內知名企業落戶耿馬。這些項目建成投產后,耿馬縣將成為全國首家打通整個蔗糖產業鏈最后一環的地區。同時,通過與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云南紫辰集團、上海市黃浦區工商聯等進行深入磋商,雙方對白糖(紅糖)小袋包裝、味精、液體黑糖、蔗渣漿生產可降解系列紙產品及糖果系列產品等項目入園發展達成了共識,形成了合作意向。這將有效提升耿馬糖業綜合競爭力,推動形成蔗糖產業集群。
按照“走出去、請進來”的思路,招商引資工作以蔗糖產業為重點,以各類會展平臺、小分隊招商等為契機,強化產業項目宣傳推介。先后利用第5屆南博會暨第25屆中國昆明進出口交易會、上海市對口幫扶地區特色商品洽談展銷會、世界澳洲堅果大會、上海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第六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暨臨滄第八屆邊境經濟貿易交易會等平臺,與各方共謀蔗糖產業發展大計。
耿馬綠色食品工業園區堅持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原則,緊扣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發展的需要,堅持“大干園區經濟、大抓新型工業”,以“智慧園區、美麗園區、綠色園區、團結園區”為目標,打造中國重要的蔗糖加工及綜合開發利用基地。力爭將耿馬建設成中緬經濟走廊上的“甜蜜之都”、云南重要的綠色食品加工基地、云南省開放創新型全產業鏈示范園區。將耿馬打造成祖國西南邊陲的“中緬糖城”。
為了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不讓一個民族地區落伍,鞏固提升掛鉤村的脫貧攻堅成果,園區管委會融入扶貧工作大局,主動開展掛鉤村勐簡鄉班望村9個村民小組262戶農戶的幫扶工作。累計協調物資折現22萬元,抽調6名干部職工到掛鉤村開展工作。做到主要領導包村、包戶、包組;科級領導包組、包戶;一般干部包戶。幫扶掛鉤村勐撒鎮城子村種植烤煙支持資金2萬元。幫扶賀派鄉洛陽村參與丹參種植;為掛鉤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耿馬縣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作為“調味劑”,在園區建設中進行行業“大融合”,先入園企業帶頭示范,后入園企業“追趕比超”,新老入園企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讓每一根甘蔗“從頭甜到尾”“從頭賺到尾”“掛滿團結果”。
耿馬縣利用自然條件發展產業集群。地區發展為民族團結凝聚了磅礴力量。甜蜜的“蜜汁”在耿馬大地灌開了民族團結之花。作者:耿馬縣創建辦、孫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