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
印度食糖庫存量持續攀升,政府欲向中國出口以消化庫存?據印度新聞網站ThePrint9日報道,印度糖廠正在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糖廠談判,希望自10月1日向其出口食糖。
2018年印度以超過3000萬噸的產糖量躍升為全球第一大產糖國。但自2019-2020生產期以來,印度的白糖庫存量已經達到1402萬噸,預計截至今年年底,這一數字還將繼續攀升至1620萬噸。為此,印度生產商將消化庫存的希望寄托在中國等食糖消耗大國身上。
印度政府上月批準了一項價值626.8億盧比(1盧比約合0.1元人民幣)的補貼措施,試圖幫助印度食糖出口商解決生產以及海運所需要的費用,同時力爭將食糖出口量提升至600萬噸。
彭博社援引印度糖業協會總干事沃瑪的話稱,印度糖業生產商正在與中國、孟加拉國、伊朗、斯里蘭卡,以及部分東非、西亞國家聯系,爭取從下月開始盡快出貨,希望趕在巴西食糖明年4月上市之前,最大化去庫存。
印度《經濟時報》認為,當前全球食糖期貨交易正處于11個月以來的低點,未來受印度大量出貨預期影響,恐怕食糖價格在短期內仍承壓嚴重,中短線難以走高,因此印度出口目標恐怕也很難實現。此外,澳大利亞、巴西和危地馬拉對印度的食糖出口補貼政策提出質疑,并已聯合要求世貿組織成立相關爭端解決小組。
更讓印度食糖生產廠家感到焦慮的是,中國未必會為印度去庫存買單。一直以來,中國主要從巴西進口白糖。2018年,巴西糖類出口總量雖然同比下降了25.8%,其對華的出口卻出現逆勢增長,出口量達到78萬噸,同比暴增136.5%。印度這場“白糖保衛戰”恐怕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甜。
小編覺得,中國的國家儲備十分充足,中國需要對貿易伙伴表現出開放的態度,可能會象征性采購一定數量(印度糖)以示善意,但可能數量沒有印度預期的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