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月,2019中國—東盟農業機械展·中國甘蔗機械化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南寧舉行。
2019中國—東盟農業機械展·中國甘蔗機械化博覽會由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主辦,廣西農業農村廳、廣西糖業發展辦公室、廣西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共同承辦,將于11月16-17日在廣西南寧舉辦。
▲2019中國—東盟農業機械展·中國甘蔗機械化博覽會新聞發布會現場
廣西農機中心負責人介紹,2019中國—東盟農業機械展·中國甘蔗機械化博覽會以“搭建交流合作平臺,推進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為主題,涵蓋農業機械裝備展覽展示、中國—東盟現代農業裝備合作與發展論壇、技術交流和產品推介活動、政策法規宣傳活動等四大板塊,將邀請國內外農機生產制造、研發、設計、銷售公司參展,邀請東盟10國及國內行業資深專家、知名學者、政府官員、企業和用戶代表,以及各社會團體、農機農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到會交流參觀。同時,作為一年一度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的舉辦地,通過16年“兩會一節”活動,已經實現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一帶一路”戰略、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珠江—西江經濟帶一體化發展、沿江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的全覆蓋,享有國家重點支持發展區域、沿海沿邊沿江開放等眾多優惠政策,與全國各地乃至東盟各國有著緊密的交流和合作,商貿往來便利。展會的辦展規模、參展企業、活動內涵、服務品質相較以往都將有質的飛躍和提升。
廣西與東盟國家不僅地理位置相近,而且農業結構同質性高、農機裝備需求相同、農機市場緊密相連。廣西又是典型的丘陵山區,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丘陵山區耕地占比達73%以上。廣西地處熱帶、亞熱帶氣候區,雨量充沛,光熱充足,生物資源豐富,水、土、熱資源配合較好,廣西農業資源稟賦良好。近年來,廣西依托獨特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生態優勢,除了大力發展水稻、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外,還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形成了糖料蔗、蔬菜、水果、桑蠶、畜禽、水產等一批具有熱帶、亞熱帶特色的優勢農業產業。其中水果面積居全國第5位,是全國產量5個千萬噸省(區)之一,桑蠶產繭量占全國45%以上;糖料蔗產業規模更是位居全國第一,是我國最大的糖料蔗和蔗糖生產基地,食糖產量連續10多年占全國的60%以上,全區糖料蔗種植面積最高時達到1600多萬畝,涉及蔗農2000多萬人。廣西農業機械化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小農機、大作為”,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進入了中級發展階段,有力助推了農業現代化。
據悉,2018年,廣西農機原值達到320億元,農機總動力達到3750萬千瓦,各類農機擁有量達到775萬臺套;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9%,其中水稻78.5%,甘蔗60.4%,優勢特色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實現重要突破。廣西農業機械化雖然總體發展不錯,然而橫向比較,發展速度和質量與全國尤其一些先進省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尤其甘蔗機收作業、丘陵山區機械化等仍是薄弱環節。近幾年,針對糖料蔗生產環節機械化水平過低導致蔗糖生產成本過高、國際市場競爭力缺乏的問題,國家和自治區相繼出臺政策支持糖料蔗機械化發展,2017年6月,國家農業部、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聯合印發《推進廣西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行動方案(2017—2020年)》,把推進廣西甘蔗生產機械化、支持廣西糖業發展確立為國家戰略。2018年7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加快推進糖料蔗生產機械化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2年),進一步細化了政策措施。2018年12月,國務院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8〕42 號),明確到2025年甘蔗收獲機械化率達到30%,廣西也相應出臺了實施意見。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也連續三年在廣西成功舉辦了三屆中國甘蔗機械化博覽會,有力促進了廣西糖料蔗機械化發展。2018-2019年榨季,廣西糖料蔗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0.4%,其中機種水平58.57%、機收水平 13.59%,分別比上一榨季提高1.31、3.24、2.29個百分點。全區各類大型先進機械發展迅速,其中聯合收獲機擁有量達到623臺,較上榨季增加300多臺,再次實現翻番;無人駕駛植保飛機達到128臺,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機械化種子配送中心建成6個,有力助推了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
廣西是我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是中國唯一一個沿海自治區,同時也是中國唯一與東盟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廣西區位優勢明顯,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在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濟社會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近年來中國農機出口量逐年增加,其中東盟市場份額占了整個農機出口總量近20%,廣西作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在其中充分發揮了中國農機走向東盟、走出國門的橋頭堡作用。(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