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嘗試從甘蔗渣、各種植物纖維、秸稈及其他農產品加工廢棄物中提取纖維素乙醇。
據北京《科技日報》報道,近年來,由于主要經濟體增長動能不足,美國單邊貿易保護主義對全球產業鏈布局造成的嚴重干擾,全球經濟增長進入周期性低點。受此影響,巴西經濟持續在低谷徘徊。
如何更好發揮科技支撐作用,推動產業升級,提升巴西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成為巴西政府高度關注的問題。
整合各部門力量,實施“國家科技創新戰略”
為了盡快擺脫經濟低迷的不利影響,迎接國際競爭的新挑戰,巴西政府正努力改善本國的科技競爭能力,整合聯邦、州、市各部門力量,進一步加強國家科技創新體制改革,推動法律框架的完善,強化研發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科技創新調節社會和區域間不平衡,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波爾索納羅總統強調:“巴西有條件加強技術創新。我們必須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到科技創新上來,使我們的國家更具建設能力、更具競爭力。”
巴西政府強調科技與創新作為國家發展核心的重要性,繼續推進“國家科技創新戰略”,通過對航空航天、水資源、農牧業、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能源、可持續發展、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等重點領域實施重大科技計劃,作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突破口,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科研投入,以優先發展項目帶動整體科技進步。
例如,巴西環境部以水污染、大氣污染和受損生態系統的治理與修復為重點,大力發展高性能生物環保材料。通過實施環保用生物制劑發展行動計劃,支持開展污水高效處理菌劑、生物膜等生物制劑的開發和推廣應用,加快有機廢物處理、復合肥生產配套裝備的研制和產業化推廣,推動發展有機肥類和生物復合肥。巴西政府計劃到2022年,生物環保產業年產值達到150億美元。
農產品和農業升級的同時,開發替代能源
巴西注重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水平,始終以科技為支撐,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農作物品種和產業。
在農業科技研發中,巴西政府堅持以合理利用資源為原則,在培育優質高產作物、農業生物技術、作物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開展研究。巴西農業科研機構通過雜交培育以及生物技術手段,不斷對咖啡、大豆、甘蔗等品種進行改良,產量不斷提高,品質持續優化,改變了過去單純追求擴大種植面積來提高產量的生產方式。
巴西獨特的自然條件適宜種植甘蔗和油料作物,可用于提煉乙醇和生物柴油。依托這一優勢,巴西開發出了以乙醇為中心的產業鏈,成為世界上開發利用替代能源做得最好的國家之一。
在第二代生物燃料研發方面,巴西已經嘗試從甘蔗渣、各種植物纖維、秸稈及其他農產品加工廢棄物中提取纖維素乙醇的技術。目前巴西在建和計劃興建的此類項目多達40個,投資額約30億美元。
政府發揮“協調人”作用,助力中小企業技術創新
巴西政府清醒地認識到,要大幅提升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必須強化政府科研機構與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合作,進一步提高科研人員對科技創新的積極性,激發中小企業的創新精神。
為支持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巴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如創建小企業孵化器,還啟動風險資金市場,專門鼓勵和支持創建高技術企業,推動產業升級,擴大產品出口。
此外,巴西政府通過《反不當競爭法》等法規限制大企業壟斷行為,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重點保護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
政府充分發揮“協調人”作用,使大企業最終與中小企業形成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利用自己的專有技術融入大企業的供應鏈和全球化戰略成為巴西中小企業蓬勃發展,并可以持續創新的一個重要原因。
把握金磚國家科創合作機遇,加強科技創新合作
2019年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一次會晤的優先議題之一是“加強科技創新合作”,這體現了五國領導人對科技創新的重視。數字經濟和技術革命,也正成為金磚五國合作的聚焦點。
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順應新工業革命潮流,巴西政府強調科技創新,努力推進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國際合作。正如巴西圣保羅大學經濟學教授佩雷拉指出的:“巴西領導人意識到,科技創新是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和塑造未來社會的關鍵因素。”
實際上,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巴西就開始進行一系列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科技戰略部署,加大科研經費投入,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
佩雷拉的觀點則反映巴西的新愿望:要把握改革創新的時代機遇,深入推進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在貿易和投資、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領域不斷鞏固合作成果,持續為自身發展和世界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