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示:廣西糖業發展辦公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文綱8日介紹,針對糖業成本居高不下,廣西提出一系列降本增效的舉措,進一步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推動糖業綜合競爭力明顯提升。
? 廣西舉辦糖業降本增效三年行動新聞發布會。 楊志雄 攝
中新網南寧5月8日電 (黃令妍)廣西糖業發展辦公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文綱8日介紹,針對糖業成本居高不下,廣西提出一系列降本增效的舉措,進一步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推動糖業綜合競爭力明顯提升。
食糖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物資。糖業作為廣西優勢特色產業,是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家底”。自1992年以來,廣西食糖產量連續28年居全國第1位;2005年以來,連續15年占全國總產量60%左右。
李文綱稱,目前,廣西糖業綜合競爭力還比較弱,主要原因在于成本高。廣西近期印發《廣西糖業降本增效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明確采取糖料蔗生產、食糖生產、糖業商貿物流降本增效三大行動。
據介紹,廣西糖業在農業、工業、貿易三個板塊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較,都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農業板塊劣勢明顯。廣西糖料蔗耕地資源稟賦差,旱坡地居多,機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導致噸蔗種植成本遠高于主要產糖國。廣西噸蔗種植成本為411元,是巴西、澳大利亞、泰國等國家的2—3倍。種植成本居于高位,使得廣西糖廠原料蔗成本占食糖總成本比例為世界最高。
近年來,廣西以“雙高”基地為依托,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降低生產成本。目前,“雙高”基地甘蔗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0%。廣西還將加大農機購置補貼、機械化作業補貼力度,建設一批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示范帶動蔗農按機械化要求耕種。
針對廣西糖廠生產規模和自動化程度與其他主要產糖國的差距,李文綱介紹,將推進制糖加工節能降耗,推廣蔗渣清潔燃燒,逐步淘汰高耗能小型鍋爐;引導制糖企業開展成品糖自動裝縫包、機器人抓包碼垛等改造,提高智能化水平;鼓勵制糖企業內部整合,關停原料少、技術裝備落后的糖廠,優化資源配置;推進糖產業鏈延伸,加快糖果、木糖、液體糖、酵母及酵母抽提物、綠色餐具等項目建設,探索濾泥資源化利用新途徑,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
在推進糖業商貿降本增效上,廣西建設完善銷售倉儲一體化服務平臺,實現倉儲物流銷售全程信息化,解決效率不高問題。目前,銷售倉儲一體化管理平臺已在廣糖集團開展試點準備工作。
前述《方案》提出,通過采取多項舉措,到2021/2022年榨季,廣西糖業主要指標較2018/2019年榨季全面提升:蔗農每畝累計增收500元以上,糖料蔗三個榨季平均畝產5噸以上,糖料蔗生產綜合機械化率67%以上,噸糖不含稅銷售成本下降300元/噸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