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第一財經? 作者:胡天姣
國內大豆食用消費量達1420萬噸,比上年度增2.9%。但因在飼料方面消耗巨大,預計大豆進口將增至9360萬噸,比上年度增260萬噸。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糖、大豆進口國,國內國際供應變化與國內消費市場息息相關。大宗農產品尤其是大豆、白糖出口國的動態將牽扯到國內供需市場。
5月12日,中國農業信息網發布《2020年5月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對今年全國大豆、食糖、玉米等農產品產量與需求進行預測。北京時間5月13日凌晨,美國農業部發布《全球農業供需預測》(下稱《預測》),分析了世界重要糧食出口國巴西、美國等國農產品的最新情況。
《報告》預計,2020/21年度國內食糖產量1050萬噸,比上年度增加20萬噸;食糖消費量為1520噸,較上年度增加40萬噸,產需缺口為470噸。
在大豆方面,《報告》預計國內產量為1882萬噸,比上年度增4%。國內大豆食用消費量達1420萬噸,比上年度增2.9%。但因在飼料方面消耗巨大,預計大豆進口將增至9360萬噸,比上年度增260萬噸。
食糖缺口加大、國內糖價仍居高位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尚存,《報告》分別下調了4月對國內食糖產量及消費量的預測值。5月份最新預測值顯示,2019/20年度國內食糖產量1030萬噸,比上月下調10萬噸,而食糖消費量比上月下調40萬噸為1480萬噸。
不過,即使消費量下調幅度更大,2019/20年國內產需缺口仍達450萬噸;而2020/21年度的食糖缺口達470萬,增加20萬噸。因此,即使是國內產量增加,但缺口目前仍在持續加大。
《報告》預計2020/21年度食糖進口量將達350萬噸,比上年度增加46萬噸;國內食糖均價每噸5200~5700元,均值比上年度下調100元,但仍居高位。
巴西作為中國最大的食糖進口國,所占比例常年遠超泰國、澳大利亞與南非等地。中國海關總署2020年1月2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度共進口食糖336萬噸,巴西占27.22%;南非,澳大利亞與泰國占2.73%,4.9%,與20.03%。
巴西港口及室內貨物運輸雖在保障安全的條件下正常運轉,但受疫情下的隔離措施影響,制糖廠工人無法正常工作,巴西的幾家糖廠決定暫時關閉。
不過,巴西植物油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丹尼爾·阿馬拉爾日前表示,今年巴西大豆出口不會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對華出口將保持強勁勢頭。阿馬拉爾4月初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巴西正努力保障對國內及海外市場的供應,目前巴西各地采取的防疫措施不會阻礙大豆出口。”
歐盟于5月1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4月巴西白糖出口量為156萬噸, 而去年4月份為122萬噸。歐盟預計巴西的總糖產量將創歷史記錄,達3700萬噸,較上一季整整將增加1000萬噸。
其他主要糖產國的情況也相對樂觀。美國農業部發布的《預測》稱,全球范圍內食糖及大豆產量呈穩中有升趨勢,隨之出口量也將增大。預計年末全球大豆庫存為9840萬噸;白糖年末全球庫存為146.8萬噸,可以滿足全球市場需求。
大豆需求回升,進口將繼續加大
《報告》稱,2020/21年度大豆種植收益預期較好,中國大豆種植面積有望進一步增加至9600千公頃,比上年度增2.6%,大豆產量1882萬噸,比上年度增4%
在消費方面,盡管有其他替代品,但飼料仍是消耗大豆的大頭。隨著國內大部分地區疫情隔離措施的逐步放寬,伴隨著養豬業的恢復,飼料的消耗必然會繼續增加,加之大豆食用消費量為1420萬噸,比上年度增2.9%。基于此,《報告》預測中國大豆壓榨需求為8950萬噸,比上月調增94萬噸。因此,為了確保大豆的正常供應,更積極的加大進口是一個有效途徑。
《報告》認為2019/20年度中國將加大進口力度。預計進口量將達9100萬噸,而2020/21大豆進口量將進一步增至9360萬噸,比上年度增260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第一季度進口美國大豆781.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1倍。同時,中國海關總署5月7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4月份累計進口大豆2450.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0.5%。
華泰一位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表示,大豆的進口主要來自于巴西和美國。3~4月份是巴西大豆上市的季節,供應由此主要來自于巴西,所以5-6月份國內巴西大豆到港數量非常大。但是9月份南美大豆上市后,供應主體會轉向美國。
根據《預測》,在全球范圍內,大豆產量預計較上一年增加2660萬噸,至3.628億噸。其中,預計巴西產量將達至1.3100億噸,較去年增加700萬噸。阿根廷產量將增加250萬噸,至5350萬噸。
巴西及阿根廷大豆產量的增加將有效緩解中國的大豆消費缺口。中國海關總署2020年1月14日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進口大豆8851萬噸,其中,65.16%來自巴西;10%源于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