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我區糖業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動糖業“二次創業”,2019年2月,我區印發實施《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糖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一年多來,各地各有關部門、各制糖企業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著力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積極穩妥推進糖業體制機制改革,廣西糖業正朝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篤定前行。
雖然榨季已經結束,但廣西東亞扶南精糖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依然是一派繁忙景象。公司在國內率先引進“二步法”精糖生產線,每年生產約330天,產出高端白砂糖超過20萬噸。此外,甘蔗液壓自動翻卸平臺、AI智能過磅系統、自動包裝碼垛等先進工藝技術裝備的應用,讓企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
【同期聲?廣西南寧東亞糖業集團生產副總裁潘前光:通過這個先進的工藝,所生產的精制糖比普通的糖每噸多300到500元人民幣?!?/p>
目前,廣西南寧東亞糖業集團已形成包含制糖、生物能源發電、肥料、酵母、飼料等多業態的制糖循環經濟綜合利用產業鏈。作為我國第一家以甘蔗渣為燃料的發電廠,集團旗下的廣西扶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已成為電熱聯產和能源綜合循環的行業標桿,年上網發電量可達1.5億千瓦時,年消耗甘蔗渣燃料約37萬噸,減少碳排放量6.4萬噸 。
【同期聲?廣西扶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生產資深副總經理熊雄毅:我們在節能方面不斷地提升,去年我們投資了1500萬購買蔗渣干燥系統,同時也在進行鍋爐的效率的提升改造。我們這個項目將成為現在正在建設的飼料項目木糖項目的供熱供氣中心?!?/p>
東亞糖業以技術改造升級為發展注入新動能,南寧糖業則通過苦練內功向質量要效益。通過持續深入開展“對標定標追標”工作,南寧糖業建立起從原料蔗種植、生產制造到經營管理環環相扣的的全程質量管控體系。公司生產的白砂糖已在全國糖業質量評比中17連冠,旗下的明陽糖廠“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建設工作成為國內糖廠“三化”改造成功的典范。
【同期聲?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明陽糖廠副廠長梁洪云:我們通過“三化”在流程關鍵點采用了全自動的控制,確保我們榨季生產中的工藝指標到位率達到95%以上,保證到客戶和用戶手上的每一粒白砂糖都是安全合格的?!?/p>
深化糖料蔗購銷體制改革,在全區范圍內全面推行規范化訂單農業,是廣西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進糖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任務。來賓市興賓區種植大戶余云開與制糖企業簽訂購銷合同,去年甘蔗種植收入達100多萬元。合同白紙黑字,結款一個月內到賬,這讓余云開吃下“定心丸”。今年,余云開擴大了自家的甘蔗種植面積,還帶領村民成立合作社,建設6052畝“雙高”基地。
【同期聲?來賓市興賓區鳳凰鎮安造福甘蔗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余云開:糖廠企業結算資金到位,對我們一系列的生產生活工作都帶來了便利,土地統一規劃統一使用,全程機械化?!?/p>
目前,興賓區已完成糖料蔗訂單合同備案117.1萬畝,比上個榨季增加3.42萬畝,涉及農戶87539戶。
【同期聲?來賓市興賓區糖業發展局副局長黃鴻錦:繼續抓好(興賓)區、鄉兩級開展訂單合同審核備案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訂單合同監管機制,努力實現訂單農業履約率、簽約率達100%。】
2019/2020年榨季,全區簽訂糖料蔗訂單合同44萬份,簽訂率99.7%,榨季收購秩序總體良好,截至5月31日,蔗款兌付率達99.96%,同比提高20.4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