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NTW.COM糖網編譯自南華早報6月4日報道:在是否延續食糖進口保障關稅上,中國忽略了國內的制糖企業提出的保護請求,這一舉動受到了世界上一些主要產糖國的歡迎,包括巴西和澳大利亞。
此前,中國商務部于2017年開始對食糖進口實施了為期三年的保障關稅。
中國對每年195萬噸配額內的進口糖征收15%的關稅,但2017年5月22日生效的保障措施實施,超出配額的進口糖加征稅95%,在三年期間每年減少5%。取消保護關稅后,現在對配額外的進口糖課征50%的稅,而不是5月22日之前實行的85%關稅。
中國政府未對今年五月初七個省市(包括最大的產糖區廣西)的糖業協會提出的報告書作出回應,他們要求延續保障措施。這些行業協會表示,行業對這種變化感到“恐慌”。
“《中國制糖業的生存與發展》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南華早報》看到的七個糖業協會的報告書的副本。“所有國內糖廠都在虧損。很難保持市場穩定,反過來又導致社會沖突和商業不穩定。”
糖業協會證實,他們尚未收到國家發改委的回復,中國商務部和海關均未回應該請求。
根據聯合國糧農業組織和國際糖業組織的統計,中國是全球第三大食糖生產國,同時也是最大的食糖消費國和進口國。但是中國的制糖業一直在努力滿足國內需求,但每年仍然需要大量進口糖。
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5月份的預測,截至9月的一年中,中國的食糖產量有望達到1040萬噸,但消費量預計為1530萬噸,短缺490萬噸,將超過去年同期的440萬噸的缺口。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中國在2019年進口了339萬噸食糖,同比增長21.3%。
由于較高的價格差,東南亞國家非法走私糖進入中國,在3月份的下半月,即使在疫情防控期間,中國云南省西南邊境城市臨滄當局仍然緝獲了335噸走私糖。
AB Sugar China商業主管表示,當地制糖工業無法與進口糖競爭,進口糖已經比本地糖便宜每噸2000元人民幣(281美元)。他警告說,如果管理不當,中國的制糖業可能會步入大豆行業的后塵。他說:“對于國內制糖廠來說,取消保護性關稅將是災難性的打擊。”?“不能排除某些制糖廠將倒閉,或者被合并和收購,這可能會改變國內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