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讓“甜蜜事業”更甜蜜
——廣西來賓市助推蔗糖產業高質量發展側記
來賓日報報道? 作為傳統種蔗大市,近年來,我市結合自身糖業發展實際,堅持以“穩住糖、延伸糖、超越糖、做強糖”的工作思路,全力推進“雙高”糖料蔗基地建設和良種推廣實現“高產高糖”,依托產業優勢,拉長產業鏈條,致力糖業全產業鏈循環經濟融合發展,助推我市“甜蜜事業”高質量發展。
據近3個榨季統計,全市年糖料蔗種植面積約168萬畝,進廠糖料蔗820萬噸,榨季年產糖100萬噸以上,目前發展成為糖、漿紙、酵母、環保餐具、生物肥、熱電聯產的循環經濟發展新格局。2019年,全市蔗糖業全產業鏈總產值近100億元。
育良種建良田?“甜蜜事業”降本增效
歷時109天,共榨原料蔗81.592萬噸。3月10日,廣西糖業集團紅河制糖有限公司2019/2020年榨季圓滿收官,其中甘蔗平均蔗糖分、產糖率創下紅河制糖歷史最佳水平,混合產糖率達13.91%,居全區首位。
“雖然甘蔗進廠量比前一榨季少,但優良品種進廠量卻增加19%,占今年原料蔗進廠總量的92%。”該公司負責人介紹,優良品種比例的上升,成為企業盈利的關鍵。
近年來,我市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隨著其他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增加,以往依靠種植面積換產量的模式已適應不了甘蔗產業發展需求。只有走“高產高糖”的科學發展模式,來賓的“甜蜜事業”才能迎來新的春天。
實現高產高糖,就必須改變過去落后的經營方式,從種植、蔗種培育等方面進行創新。為提高畝產量和產糖率,我市乘著全區糖業改革的東風,加大“雙高”糖料蔗基地建設和良種推廣步伐。在全市落實并即將于6月底建成糖料蔗良繁基地11個16500畝,實現甘蔗良種推廣全覆蓋;強力推進“雙高”基地建設,“雙高”基地規模達到107.52萬畝;病蟲害生物防治、水肥一體化和機械化種植等技術也取得重大突破,全市甘蔗機耕率和機種水平分別達100%、60.35%,一系列有力舉措為實現甘蔗產業降本增效打下堅實基礎。
當前,我市“雙高”基地甘蔗平均單產在正常年份實現7.5噸以上。2019/2020年榨季,進廠糖料蔗糖分平均達15.31%,混合產糖平均達13.56%,居全區首位。
深化購銷改革?產業持續穩定發展
2月底,在興賓區石陵鎮三山村甘蔗地里,蔗農分散在地里砍收甘蔗,一派繁忙景象。“今年以來,我家砍了4車甘蔗,今天打算再砍一車。”正在削甘蔗葉的村民陸女士說,雖然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大家砍收甘蔗的熱情卻絲毫未減。
群眾種蔗收蔗熱情高漲,得益于我市去年開始全面實行糖料蔗生產訂單合同。作為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糖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農戶與企業簽訂合同,不僅能提前知道甘蔗收購價格,享受到扶持政策,同時明確蔗款兌付時限,吃下“定心丸”,讓蔗農“手中有訂單,種蔗心不慌”。
隨著糖料蔗訂單農業的有力、有序、有效推進,2019/2020年榨季,我市簽訂糖料蔗訂單合同面積173.3萬畝,簽訂備案訂單合同53536份,涉及農戶13.32萬多戶,全市累計榨蔗量736.08萬噸,履約合同51888份,占訂單備案合同96.9%。今年4月20日,全市榨季應付蔗款37.8528億元全部兌付完畢。
立足資源優勢 延伸糖業經濟產業鏈
“我們生產的環保餐具已通過歐盟標準,目前,美國的標準認證申報工作進展也十分順利。”作為一家利用甘蔗渣漿生產可降解環保餐具、產品遠銷歐美等地的高新企業,當前廣西福斯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當地豐富的甘蔗資源加速發展。
一根甘蔗兩頭甜。除了能制糖,蔗葉蔗稍、蔗渣還可以用作飼料加工、餐具制造等。為把一根甘蔗“吃干榨盡”,助推糖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我市立足糖業產業資源優勢,圍繞提質增效,突出發展糖業循環經濟產業鏈,形成了制糖,精深加工、蔗渣、漿紙、環保餐具一體化發展,酵母、酵母抽提物,廢水濃縮(液態、粉狀)有機肥、濾泥-生物有機肥-還田,蔗葉蔗稍、飼料加工、畜牧養殖五大產業體系。
通過圍繞“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總要求,我市蔗渣、糖蜜、濾泥循環利用率均達100%,年制糖及副產品綜合利用產值近100億元,其中,循環經濟產值36億元以上。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蔗糖業,全面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今年,我市繼續做好延伸糖業產業鏈發展規劃,全力推進“雙高”基地建設,大力實施“藏糖于地,藏糖于技”工程,全力開展糖料蔗脫毒、健康種苗良種良法推廣工作,為做大做強蔗糖產業循環產業經濟鏈提供有力保障,堅持不懈推進“糖業二次創業”,把桂中大地的“甜蜜事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