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蔗農
YNTW.COM糖網編譯? 過去,菲律賓是食糖出口國,在出口高峰期,出口到其他國家的所有菲律賓農產品中有20%是糖,但是菲律賓現在已經從制糖出口國開始,現在已成為制糖進口國。
導致這種轉變發展的因素很多。首先是菲律賓甘蔗單產低,目前平均每公頃甘蔗產量不到60噸,相比之下,泰國為每公頃70噸,澳大利亞為每公頃100噸,巴西為每公頃80噸,哥倫比亞為每公頃140噸。
相比之下,菲律賓應該提升增加甘蔗的產量,多數甘蔗種植者都希望這樣做,但是也有部分反對增加甘蔗產量以停止從其他國家進口呢?答案是菲律賓的甘蔗產糖率(每噸甘蔗的糖產量)也很低,遠低于泰國的產糖率和澳大利亞、巴西的產糖率,菲律賓28座糖廠中,有23家糖廠的產糖率大約只有澳大利亞糖廠的一半。
這意味著在糖生產的兩個階段(甘蔗在農場的生長種植和糖廠中的甘蔗加工工藝)應該同時進行改善。
業內估算,進口5噸糖將使菲律賓一名蔗農和兩名糖業相關產業工人失業或遭受損失,進口25萬噸食糖,超過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的3萬噸最高允許量,并將直接影響5萬蔗農,引發菲律賓農村經濟中的流通資金減少。
目前菲律賓應當充分利用《制糖工業發展法》,在國家年度預算中每年撥款扶持,利用大量資金來同時提高甘蔗畝產達到每公頃80噸或更多,以及糖廠的工藝改造提升產糖率。
注:以上內容由yntw.com糖網編輯根據原文編譯,不保證編譯的100%準確性和完整性,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