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NTW.COM糖網配圖 與文無關
本文源自:《中國種業》? ● 作者:孫海艷 史夢雅 李榮德 張惠忠? ? ?● 單位: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
我國甜菜95% 以上的種子從國外進口,雖然甜菜制糖占比不高,每年基本占總產糖量的13% 左右,但種子主要依賴進口的現狀不得不引起關注。甜菜種子能否國產化?如何實現國產化?值得研究思考。
??????1、我國甜菜種業發展現狀
我國甜菜年均播種面積?20?萬 公頃 左右,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西北和華北地區的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內蒙古甜菜產業發展迅猛,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甜菜糖產區。
1.1 種業市場 20?世紀?90?年代以前主要以國內甜菜品種為主,1995?年糖料列入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后,國外品種大量涌入,因其產量比國產品種高出?1?倍,很快占領了我國市場。目前,我國甜菜種子95%?以上由國內公司從國外引進。只有?3%~5%?的生產用種依靠國內的科研育種單位供應,當前,國內尚沒有一家經營甜菜種子的企業,種子銷售模式也是由制糖企業選定品種,與農戶簽訂協議,實行訂單生產,因此,制糖企業是甜菜品種的需求方和市場的主宰者。
1.2 品種登記 截至?2020?年底,甜菜登記品種達到?191?個,除?8?個是菜用品種外,其余?183?個均為糖用品種。這183個糖用品種中,我國自主選育的有?16?個,境外引進的有?167?個,境外引進的品種數量占糖用甜菜品種登記總數的91.2%。
1.3 品種推廣 根據調查,2017-2019?年播種面積超過?1333.33公頃 的甜菜品種共計?30?個,累計種植面積?16.67?萬公頃,占常年種植面積的?83%?左右,全部為國外公司品種。這些國外品種均實現了單胚丸粒化加工,具有種子發芽率高、出苗齊、苗期生長勢好、植株生長整齊度高、根型整齊度高、適宜機械化生產、產量相對較高、較耐除草劑等優點。
1.4 存在問題 隨著國外甜菜種業公司對我國甜菜種子市場壟斷局面的形成以及單胚雄性不育丸粒化品種的需求量逐年擴大,目前國外進口單胚雄性不育丸粒化種子質量出現下降現象,每年均會出現低等級種子、陳種子進入我國的情況,同時,國外品種的進入,也造成我國甜菜褐斑病、叢根病、根腐病等病害加重,導致甜菜含糖率下降,影響了農業綠色生產發展進程。
??????2、制約甜菜種業國產化的原因
2.1 種質資源十分匱乏 由于我國不是甜菜起源國,優異的種質資源材料極其匱乏,野生材料更是少之又少,親本的遺傳基礎仍然以?20?世紀?50-60?年代引進的種質為主。集抗性和優良品質的多胚授粉系資源很少,配合力好的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缺乏,嚴重制約了國產甜菜品種選育的效率和質量。
2.2 品種選育能力不足 由于我國對甜菜科技投入不足,育種基礎平臺、品種創新能力方面與國外差距較大;當前甜菜育種仍然以常規育種手段為主,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新技術運用不足;國內選育品種在品種根型、塊根產量及適宜機械化作業性狀方面與國外還存在一定差距。
2.3 種子加工技術落后 目前我國甜菜生產中,大面積推廣應用的機械精量直播和紙筒育苗移栽所需種子均為丸粒化包衣種子,但甜菜種子加工仍以單機加工為主,由于成本限制、技術人員缺少等原因,種子加工分級與丸粒化包衣技術不過關,種子加工設備落后,丸粒化加工后種子發芽率達不到?95%?以上,導致國產品種“無法下地”,成為國產自育品種推廣應用的“瓶頸”問題。
2.4 企業不愿投入開發 目前,雖然科研單位已經選育出符合需求的甜菜品種,但要播到地里,還需經過種子生產、加工、包裝等環節,以及種業企業對品種銷售的商業化運作。由于投入成本高、加工技術攻關難、銷售利潤不易預判、成本回收期長等原因,國內種業企業不愿從頭摸索、不想投入資金。
此外,食糖市場周期性波動大也影響了甜菜種業國產化投入與發展。在我國食糖價格基本靠國內外市場調節,國際食糖市場直接左右國內食糖價格。受此影響,甜菜種業市場不穩定,甜菜品種經營存在一定風險,也影響了企業投入的積極性。
??????3、推進甜菜種業國產化的措施建議
3.1 破解種子丸粒化卡點,加工出好種子,這是實現國產化的首要任務 在短期內,可以借助國際交流合作,通過建立合資企業等方式,積極引進國外種子加工企業和先進的技術,建立合作共贏機制,彌補國內丸粒化加工短板。從長期看,成立由政府主導,科研單位、加工企業和種子企業等參與的攻關組,專門研究種子丸粒化技術和設施設備,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實現對自然繁殖生產的甜菜種子進行丸粒化醒芽加工,促進國產品種變成好種子,盡快應用于大面積生產上。
3.2 加大品種原始創新力度,選育出好品種,這是實現國產化的核心競爭力 要加強種質資源收集與創制,通過多種途徑,加快引進一批美國、德國、丹麥等國家的種質資源,同時構建甜菜表型和基因型核心種質數據庫,創制一批具有高產、高糖、抗病、抗逆、適宜機械化作業、養分高效利用等優異性狀的甜菜新種質。要強化育種技術創新,以強化甜菜現代生物育種技術研發與應用為核心,開展甜菜高效育種核心技術解析,深化甜菜育種基礎理論研究與前沿育種技術創新。要選育突破性新品種,針對自育品種產量、質量及適合機械化作業表型性狀差的問題,通過現代分子育種技術與常規育種技術的有機結合,開展高產、高糖、抗病(抗褐斑病、叢根病,耐根腐病)、抗除草劑、適宜機械化作業(出苗整齊度高、塊根整齊度高、根頭小)和氮磷高效利用等特定目標的甜菜優良新品種選育。
3.3 推進甜菜種業產業化發展,培育出好企業,這是實現國產化的基本路徑 在甜菜種業產業化市場失效的情況下,政府應積極激勵企業加入到甜菜種業中,遴選?1~2?家愿意投入甜菜種業的企業,通過引進資本、整合項目、政策傾斜等手段,培育生產、加工、銷售及服務于一體的現代甜菜種業骨干企業。鼓勵骨干企業與甜菜育種機構、制糖企業開展多種合作,與優勢科研單位建立科企合作平臺,充分利用科研單位人才、技術、資源和科研成果,推進“育繁推一體化”的種業商業化體系建設,創新種業研發、轉化、營銷模式,促進甜菜種業持久健康發展。
3.4 扶持創建良種繁育基地,產得出可用種,這是實現國產化的重要一環 摸清種子生產優勢區域,根據品種國產化進程,分批扶持建立種子生產基地,加大基礎設施條件建設,推進以提升種子生產機械化為重點的技術研發與應用,降低制種成本、提高制種效率;著力優化和完善種子生產基地發展環境、監管能力與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幅提升種子生產基地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集約化、信息化水平,確保國產品種能夠以較低成本產得出、產得好。
3.5 加大種子市場監管服務,創造出好環境,這是實現國產化的基礎保障 加強品種登記管理,構建DNA?指紋庫,開展品種符合性驗證,保護激勵品種重大原始創新。強化種子市場監管,將甜菜列入重點監管對象,在種子銷售關鍵時點,突出重點區域開展監督檢查和質量抽查,嚴厲打擊侵權假劣種子銷售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大品種展示推廣力度,聯合科研單位、種子企業和制糖企業,開展品種多點展示評價,方便糖企“看禾選種”、種企“看禾推種”、科研單位“看禾品向”,加快優良品種推廣應用和品種更新換代。(參考文獻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