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記者 王巖 字學林)“甘蔗除了吃和榨糖以外,還能做什么?
圖為耿馬萬畝蔗園基地。耿馬自治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其實甘蔗全身都是寶——通過加工生產出原糖和白砂糖,進而延伸出更多的糖制品,用蔗梢提取物生產出化妝品,用蔗渣生產生物板,用甘蔗纖維素加工生產出紙、可降解餐具,用濾泥生產出肥料……在云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綠色食品工業園區,一根甘蔗“吃干榨盡”、物盡其用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有效帶動了全縣產業發展。
圖為用甘蔗生產的白砂糖、紅糖、冰糖。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王巖/攝
地處亞熱帶的耿馬縣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種植甘蔗歷史悠久,甘蔗種植面積41萬畝,蔗農12萬,蔗糖產業已成為耿馬縣關聯度最大、涉及面最廣、影響最深的重要支柱產業。
圖為用甘蔗纖維素生產的可降解一次性餐具。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王巖/攝
近年來,耿馬縣以耿馬綠色食品工業園區為依托,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按照“一縣一業、一園一特”的發展思路,圍繞“一根甘蔗吃干榨盡”,打造綠色食品牌,大力發展上中下游聯動的蔗糖產業鏈。園區加大招商引資,強化要素保障,落實惠企政策,扶持培育龍頭企業,發揮帶動作用和聚集效應,初步形成了產業鏈完整、科技創新能力強、帶動農民增收多的優勢產業集群,形成了“糖、酒、紙、飼、肥、藥、化妝品”7大類34個產品的產業格局。
圖為用慮泥生產的黃腐酸鉀肥料。耿馬自治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園區展臺上,擺滿了用甘蔗加工生產出來的糖、酒、化妝品、保健品和一次性餐盒等各式各樣產品。“園區引進和發展紙漿、生活用紙、飼料加工、有機復合肥、酒精等企業,圍繞蔗糖產業生產出白糖、酒精、蔗梢飼料、固體有機肥、液體有機肥、蔗渣、紙漿、生活用紙等產品,延長了蔗糖產業鏈。”耿馬綠色食品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辦公室主任鐘曉榮介紹。
圖為用蔗渣生產加工出的紙。耿馬自治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了解,耿馬縣通過打造甘蔗全產業鏈,實現了蔗農人均年純收入增加7000元;2019/2020年榨季,甘蔗產業實現綜合產值86億元,“一根甘蔗”占到全縣經濟規模、財政收入和農民收入的半壁江山。“我們的全產業鏈產值近期規劃是100個億,2025年要達到200個億,遠期2035年要達到500個億。”耿馬自治縣工信局副局長李榮充滿自信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