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講述人:泰中“甜蜜事業”耕耘者、東亞糖業首席運營官兼總裁林家樂
我是一個泰國人,畢業于孔敬大學。2008年,我從泰國來到廣西南寧東亞糖業集團(以下簡稱“東亞糖業”)工作,現在擔任首席運營官兼總裁。一轉眼,我來廣西已經10多年了。
1993年,我們泰國兩儀集團與崇左的4家國營糖廠合資成立了東亞糖業。我也因此獲得了機會,從泰國來到廣西,與中國的同事們一起耕耘“甜蜜事業”。
林家樂檢查公司甘蔗種植情況
泰國和中國都是世界產糖的大國。廣西不僅是中國最大的蔗糖生產基地,糖產量占到中國的六成,還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
廣西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為我們中外合資企業提升綜合競爭力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在廣西各級黨委、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下,借廣西持續開放的東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和同事們收獲了很多:東亞糖業已成功運營12家公司,業務領域涉及制糖、生物能源、肥料、酵母、飼料等,形成了制糖循環經濟綜合利用全產業鏈。集團年處理甘蔗量近1000萬噸,壓榨能力約為每天10萬噸,年產糖約100萬噸,與集團有密切聯系的蔗農超過35萬人。我們的食糖暢銷中國各地,肥料產品遠銷緬甸、泰國等東盟國家。
我們還積極引進泰國咖啡連鎖品牌到廣西投資、幫助廣西企業“走出去”參與泰國糖廠建設,促進中國與包括泰國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經貿合作。
在這里,我還要特別感謝中國—東盟博覽會。東博會促進東盟與中國之間形成更加緊密的經濟聯系,為我們企業加深產業合作、推介產品搭建了高效便捷的平臺。東亞糖業正是以參加東博會為契機,充分利用東博會的平臺,加快了轉型升級步伐。特別是在2019年第十六屆東博會上,我們與相關政府、企業簽訂了反芻蛋白飼料生產等3個國際合作項目。現在,項目正在扎實推進,其中飼料項目即將建成投產,我們相信這將為促進廣西糖業參與“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以及加快蔗糖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應有力量。
讓我特別高興的是,不少崇左當地的村民因為這些項目的實施走上了致富之路。扶綏縣新寧鎮長沙村的養殖戶鐘紹平就是典型代表。2019年鐘紹平開始養殖20頭肉牛,錢不夠只好以傳統的草飼為主,沒能合理補充飼料,當年每頭育肥牛利潤只有2000元。我們了解情況后,及時跟進深入指導,免費提供5噸飼料進行科學飼養。試驗組的肉牛比對照組的平均每天可多長1斤肉,每頭牛每天利潤增加8元,年利潤達到了每頭牛4500元。我們還幫助鐘紹平從銀行貸款20萬元,擴大養殖規模,并成功帶動同村3戶蔗農加入養牛行業,讓他們也實現了穩定盈利。
我感到特別自豪的是,成立28年來,東亞糖業累計納稅97億元,按時足額兌付蔗款609億元,有效推動產業扶貧、踐行“工業反哺農業”,促進鄉村振興,助推了這里的經濟社會發展。東亞糖業已成為泰中合作的成功典范,生動詮釋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內涵和全球意義。
作為一個企業人,回望東盟與中國建立對話關系的30年,我認為這是東盟與中國經貿往來發展最快的時期,合作碩果累累。我們企業既是其中的參與者,也是見證者。我相信,隨著東盟與中國關系更加深入,廣西開放的腳步越邁越大,我們外商投資企業的機遇會越來越多,泰中一家親在未來會親上加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