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比往年來得更早了些。
10月20日20時,各大電商平臺“雙11”正式開啟,比去年提前4個小時。不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從當年的“剁手黨”逐漸變得理性,這讓不少電商平臺逐漸改變策略,減少復雜的優惠算法,提升購物、物流等方面的用戶體驗,玩法逐漸向消費者回歸。
十二年一輪回,來到第13個“雙11”,各大主流電商平臺紛紛有意回歸“價格優勢”這個“雙11”最初的起點,但能否找回讓消費者打了“雞血”的昔日魔力,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交易額從千萬到千億
10月20日20時,“雙11”提前拉開序幕。
促銷從一天到持續近一個月,“雙11”的時間線越拉越長,預售時間更加提前,是“雙11”變化的縮影。
2009年,天貓“雙11”首次啟動,改變了這一天“光棍節”的原有設定。
這一年,參與天貓“雙11”的品牌只有27個,卻獲得了5200萬元的成交額,遠超過所有人的預想。隨后,“雙11”成為每年天貓舉辦大規模促銷活動的固定節日。
“雙11”帶來巨大的財富。作為“雙11”的發起者,天貓“雙11”第二年的成交額就由千萬猛增至9.36億元,到2012年已達到百億級。
天貓“雙11”的巨大成功,引來其他電商的加入,京東、蘇寧易購、拼多多等紛紛入局,推出大量折扣商品和網購新玩法,逐漸形成了中國電商“雙11”購物狂歡的局面。根據數據統計,在2020年“雙11”期間,全網交易額突破了5700億元。
電商銷售額的增長,離不開不斷豐富的商品種類和品牌的支撐。
數據顯示,天貓“雙11”已從最初的27個品牌增加到今年29萬個品牌,共計1400萬款商品集體打折,其中1000個品牌旗艦店的爆款商品將全部補貼到5折。今年京東“雙11”,將有超4億件新品整裝待發,超九成熱銷商品享價保。
在電商快速發展的新時代,“雙11”已不僅是線上電商一家歡。隨著各大電商平臺紛紛推動線上與線下的進一步融合,“雙11”給線下實體店帶來了銷售新商機。
記者在長沙各大商場看到,各大品牌紛紛推出“雙11”線上買線下換、優惠券線上線下通用等活動,銷售重點從電商平臺向線上線下聯動導流轉變,不但提高了銷量還進一步打開了品牌知名度。
優惠力度加大 算法簡化
隨著“雙11”的發展,消費者心理有了微妙的變化,越來越多人趨于理性消費。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除“雙11”“6·18”外,各種電商購物節在近年來層出不窮,幾乎“每月有節”的造節頻次讓消費者少了那種一年一次清空購物車的期待感。
另一方面,則是優惠力度的下降,導致消費者的興趣減少。特別是近幾年的“雙11”,最能引起人們熱議的就是非常復雜的優惠規則,甚至沒有一定的數學基礎很難搞得清各種優惠券要怎么換算。而即使把活動規則弄懂了,到最后也會發現其實并沒有優惠多少錢。
為此,撫平價格焦慮成為今年“雙11”的頭等大事。不少電商平臺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了優惠算法,希望通過“價格優勢”這個“雙11”最初的優勢,激起消費者逐漸喪失的參與欲望。
比如天貓的湊單門檻進一步降低,從去年的“每滿300減40”降至“每滿200減30”。這是天貓“雙11”連續第2年降低滿減門檻,讓消費者湊單將更容易。同時,消費者還可以一鍵轉發分享自己的購物車,讓朋友之間可以更方便地抄“雙11”作業。
京東除了“每滿200減30”的優惠,還推出超過九成的熱銷商品價保服務的覆蓋,保障消費者隨時享受下單無憂的體驗。此外,京東自有品牌也推出一系列如第二件半價、限時1元試用、180天價保及3年質保免修服務等營銷活動。同時,京東“雙11”還抓住了“數字人民幣”的熱點,消費者在京東APP搜索“數字人民幣”,就有機會領取數字人民幣紅包和優惠券,下單更優惠。
除了實物商品,今年“雙11”的優惠力度也進一步擴大范圍。比如今年飛豬的爆款旅行商品將首次參加天貓“雙11”的“每滿200減30”活動,萬豪、雅高等酒店也能和日常用品一起享受滿減優惠、一鍵買齊。
讓物流走得了 更走得好
不只是優惠方面,今年“雙11”以消費者為本的理念還體現在物流、技術等多方面。
“雙11”千萬量級的包裹量,曾讓全國的快遞物流系統性爆倉,也推動了中國快遞物流業的升級。如今,如何讓“雙11”物流走得了更走得好,成為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的關鍵。
比如菜鳥在快遞送貨上門方面進行了升級,包括長沙在內的100多個城市的菜鳥驛站將首次在“雙11”提供天貓淘寶包裹送貨上門服務;在全國2000所高校的菜鳥驛站,天貓淘寶包裹將提供免費預約送貨上門。菜鳥旗下菜鳥直送將聯合天貓超市繼續踐行“送貨上門、不送必賠”配送服務,保障優質的購物體驗。
京東則繼續在配送速度上提速,京東“雙11”在APP首頁正式推出了基于消費者所在地理位置、提供附近3至5公里全品類門店優質商品即時送達的“附近”頻道。目前已有超10萬家全品類線下門店接入京東小時購,為消費者提供小時級、分鐘級的即時消費服務。目前,已有超10萬家全品類線下門店接入京東小時購。
此外,全網物流配送在今年“雙11”都大打低碳牌,通過各種獎勵鼓勵消費者參與回收快遞包裝,全力打造史上最為低碳的一個“雙11”。(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吳鑫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