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至12月間,瑞士收獲了150余萬噸甜菜,為本土制糖業提供了原料。如果沒有國家的大力扶持,本土糖業就無法生存。以下報道發自瑞士的規模最大的阿爾貝格(Aarberg)糖廠。
遠處,一股濃濃的白煙從伯爾尼州湖區(Seeland)的晨霧中升起。阿爾貝格是瑞士的蔬菜產區,巨型糖廠就位于阿爾貝格的中心。離糖廠越來越近,龐大的貯存罐逐漸從霧氣中浮現。空氣中混雜著焦糖和泥土的氣味,一刻不停往返穿梭的卡車、拖拉機和火車聚集在工廠門口,不間斷地卸載大量的甜菜根。
10月至12月間是甜菜收獲季,每個工作日都有近萬噸這種白色根莖的蔬菜從瑞士各地運往阿爾貝格。甜菜在這里經過清洗、打碎,再轉制成糖,這一流程自1912年工廠成立以來幾乎沒有改變。
糖廠的生產基本實現自動化,喧囂從不停息。在生產團隊每周7天、每天24小時輪班監督下,糖廠旺季日均糖產量可達近千噸。
糖價暴跌
瑞士第二家糖廠位于東部的弗勞恩菲爾德(Frauenfeld),如算上該廠的產量,本土糖業每年可生產近27萬噸糖,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供應給瑞士食品工業企業,比如紅牛(Red Bull)或瑞維拉(Rivella)等飲料生產商、食品工業巨頭雀巢(Nestlé),或巧克力制造商瑞士蓮(Lindt)。
包裝好的瑞士精制糖產品
瑞士制糖股份有限公司(Sucre Suisse SA)是阿爾貝格和弗勞恩菲爾德兩處糖廠的所有者,其公關負責人拉斐爾·威爾德(Raphael Wild)透露:“瑞士糖的自給率接近80%。”除原產毛里求斯的3300噸蔗糖外,其余均從歐盟進口。
然而這一本土產業十分脆弱。事實上,瑞士糖的批發價照搬國際市場價格,后者受多種因素影響而波動。同時根據瑞士與歐盟的雙邊協議,瑞士糖價還與歐盟糖價直接對接,而2017年布魯塞爾廢除生產配額并取消出口限制后,造成歐盟糖價下跌,許多農民認為這種作物無利可圖,因此放棄種植。
不斷上漲的補貼
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專門種植甜菜的土地從2萬公頃縮減到1.65萬公頃。如今,甜菜種植占本國耕地面積的比重不足2%。此外,瑞士種植甜菜的農民人數也不足4500,而5年前人數尚為6000。
瑞士甜菜 生產1公斤砂糖一般需要8顆甜菜。
為阻止下降趨勢,瑞士于2018年增加了對甜菜種植的投入,每公頃高達2100瑞郎(約合14’349人民幣),比過去多300瑞郎(約合2050人民幣)。生態種植得到更多支持,糖的進口關稅也被定為每噸不低于70瑞郎(約合478人民幣)。這些措施有效期被延長至2026年,并于今年9月經議會通過寫進法律。
拉斐爾·威爾德指出:“糖價再次上漲,主要原因在于今年巴西遭遇歷史罕見的干旱。甘蔗種植遭受巨大損失,造成全球供應短缺。”
盡管糖市價格出現轉機,這位瑞士獨家制糖企業的代表強調,如果沒有國家的扶持,就不可能應對海外競爭。他表示:“聯邦政府對甜菜種植者的投入顯然使我們間接獲益,若沒有這筆投入,我們可能就會倒閉。”
瑞士糖更具可持續性?
可是,瑞士為什么需要在本土產糖?既然瑞士幾乎一半食品依靠進口,難道不能也從國外進口糖嗎?因為制糖業凸顯了瑞士產業的生態優勢。拉斐爾·威爾德援引瑞士制糖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開展的一項研究稱:“瑞士糖的可持續性比歐盟生產的糖高30%。”
瑞士糖廠工作人員
然而,上述結論遭到“農業愿景”組織(Vision Landwirtschaft)的質疑。“農業愿景”是一家由獨立農業專家組成的智庫,致力于發展可持續、高效益的農業。該組織指出,甜菜是殺蟲劑消耗量最大的作物之一,容易受到侵蝕,并導致嚴重的土壤板結。
甜菜種植也給納稅人帶來沉重負擔,每年約為7000萬瑞郎(約合47830萬人民幣)。“農業愿景”進一步指出:“這相當于每公頃補貼約4000瑞郎(約合27331人民幣),比大多數其他作物都要多。”
支持本土甜菜種植的另一個理由是確保危機時期國家的物資保障。糖是聯邦政府儲備的一類基礎食品,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短缺。戰略儲備必須足夠支撐本國三個月的消費。
為證明政府扶持糖業的合理性,今年2月聯邦委員會回應社會民主黨國民院議員烏爾蘇拉·施耐德·舒特爾(Ursula Schneider Schüttel)的動議時寫道:“糖被視為必備物資,根據國家經濟供給法,須強制納入儲備。”
但哪怕從國家儲備的角度考慮,批評聲也不絕于耳。自由派智庫“瑞士未來”(Avenir Suisse)的帕特里克·杜姆勒(Patrick Dümmler)在接受德國公共電視頻道SRF采訪時批評道:“如果危機來臨時國家不管糖的供應,我們就不能用勺子吃糖了。”他認為從健康角度看,這是一項糟糕的戰略。“這就是為何我會認為確保國家供應安全的重要性被夸大了。”
世界范圍內糖的生產和消費
2020年世界糖產量達1.8億噸,其中約80%以甘蔗為原料。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糖生產國,領先印度和中國。德國、美國和法國是世界三大甜菜生產國。全球每年人均糖消費量約為25公斤。在瑞士,每人每年平均消耗39公斤糖,而1850年僅為3公斤。
伯恩州的阿爾貝格是瑞士的產糖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