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臨滄市耿馬自治縣立足甘蔗產業發展的基礎、傳統和品牌三大優勢,以綠色工業園區為依托,確立“重科技、建集群、延鏈條、促雙贏”的發展定位,規劃50%以上的入園企業布局涉糖產業,不斷加大蔗糖全產業鏈開發力度,先后開發了糖、酒、紙、飼、肥、新材料等六大類34個產品,實現企農“雙贏”,真正形成“一棵甘蔗吃干榨凈”全產業鏈格局。
●加大科技投入,合理擴大蔗糖產業規模
為使蔗糖產業規?;?、規范化、集約化發展提質增效,耿馬自治縣著力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推廣,重視引入農業科技力量助力發展。組建了云南省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楊本鵬工作站”,分別與國家甘蔗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廣州甘科所、云南甘科所等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開展合作,全面提升蔗糖產業科技含量;運用生物脫毒和溫水脫毒等措施,提純復壯新臺糖22號、粵糖93/159等當家品種,推廣脫毒種苗6萬畝以上;引進優勢品種8個,擴繁面積達到58590畝;以建立健全良種引進、試驗、示范、擴繁、推廣機制為主要內容的甘蔗良種體系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健康良種的100%自給自足,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目前,41萬畝甘蔗產業基地中,已建成單產6噸以上的國家糖料蔗核心基地5萬畝。全縣68個村(社區)2.3萬戶12萬農民種植甘蔗,蔗農占農業人口的57%,縣內3戶制糖企業能夠獲得持續穩定的蔗糖原料。
●建活產業集群,不斷延伸甘蔗產業鏈條
把耿馬綠色食品工業園區建設作為甘蔗產業集群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劃出A片區8000畝工業用地一半面積作為蔗糖全產業鏈項目建設用地。完成以蔗糖全產業鏈建設為核心的“一縣一業”規劃報告,并通過省級評定為“一縣一業”特色縣。以51個甘蔗產業鏈延伸項目為基礎營建產業集群項目,對投資較大的項目有針對性的給予重點扶持,對招商引資企業進行全程跟蹤服務。先后引進發展紙漿、生活用紙、飼料加工、有機復合肥、酒精等生產企業14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戶),生產出白糖、酒精、蔗稍飼料、固體有機肥、液體有機肥、蔗渣、紙漿、生活用紙等5大系列15類品種產品,延長了蔗糖產業鏈,提高了蔗糖產業附加值,實現工業產值27.05億元??h內涉糖企業或農業服務公司(包含個體工商戶)達128家,可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5800個。全面實現了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村服務業的有機融合。吸引了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云南紫辰集團等一大批國內知名企業落戶耿馬。緊扣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發展的要求,打造中國重要的蔗糖加工及綜合開發利用基地。
●做活蔗糖文章,全面有效帶動企農雙贏
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的發展戰略,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開發甘蔗境外替代種植,完成境外甘蔗種植12.6萬畝,有效保障孟定日處理1萬噸糖廠的原料供給。做活產業、企業、蔗農發展相互依存文章,采取“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公司+協會(互助組)”等模式,以訂單、務工、協作、股份為紐帶,企業每年定額提取一定資金,用于支持蔗區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給予蔗農適當生產補助,提高蔗農種植積極性。目前,全縣共培育甘蔗生產合作社(協會)268個,甘蔗生產互助組1425個。依托云南七彩田園牧業有限公司、新大康牧業有限公司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采取“公司+示范基地+專業合作社+養殖戶”方式,用甘蔗葉、蔗稍生產畜牧青貯飼料,發展肉牛養殖,帶動養殖戶1.8萬戶8.1萬人。設置集體獎勵,對有新增加種植面積的,綜合平均每入榨一噸甘蔗,鄉(鎮)、村、組獎4至5元,此項每年為全縣村級集體經濟增收330萬元。(本文源自:今日臨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