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上思縣將甘蔗“吃干榨盡” 蔗葉變廢為寶“甜”味十足
一片蔗葉撬動年產值13億元“牛”氣綠色產業
專家指出,此舉如在廣西推廣,將帶來330多億元的年產值
防城港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李映武 張海旭 通訊員 韋世仙) “我一年的工資收入,還比不上王飛朝一年賣牛糞的錢!”6月17日,上思縣農業農村局高級獸醫師林植笑說自己“心有不甘”,“去年,她家牛場牛糞賣了十幾萬元,賣牛賺了近100萬元,這得益于縣委、縣政府推廣蔗葉養牛,進而推動產業振興的好做法。”
蔗糖產業是上思縣的支柱產業,蔗農種得少的有十幾畝,多的有數十畝,甚至100多畝。“以前,砍蔗后,鋪在甘蔗地里的蔗葉厚厚一層。蔗農為了省事,一把火,就地燒掉。”談起當年焚燒蔗葉的危害,被大家譽為“牛”人的上思縣王氏肉牛養殖場老板王飛朝記憶猶新,“燒蔗葉時,到處都是濃煙滾滾,煙灰四處飛揚,嗆鼻,睜不開眼,環境污染厲害!”
上思縣叫安鎮叫安村村民梁景耀種甘蔗幾十年,說起當年處理甘蔗葉的煩惱事,也是苦不堪言:“砍完甘蔗,個個累得筋疲力盡,哪有力氣再去清理甘蔗葉?開始是燒,后來不讓燒,說是污染環境。沒辦法,只好請專業機械就地粉碎,每畝費用150元左右,成本高呀!為了節省這筆開支,大家無奈地把一捆一捆的甘蔗葉拖到田邊或池塘邊,爛掉。”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后,上思縣委、縣政府開始盯上了蔗農視為廢物的蔗葉,大力發展蔗葉養牛產業。林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上思全縣種植甘蔗45萬畝,每畝產鮮蔗葉1.1噸,全縣每年產鮮蔗葉近49.5萬噸,按每頭牛平均每年消耗蔗葉7噸計,如全部用來養牛,全縣產的鮮蔗葉可養牛7萬多頭。加工處理后的蔗葉適口性好,營養豐富,牛愛吃,易消化吸收,牛肉品質非常好。目前,成牛市場價格每公斤可以賣到36元。按每頭牛出欄體重在500公斤左右計,每頭牛價值1.8萬元,養上7萬頭,年總產值可達12.6億元。加上賣蔗葉和牛糞收入,蔗葉養牛產業年產值可達13億多元。他說,上思縣正在加快肉牛品種改良步伐,實現良種化養殖后,每頭成牛體重可達650公斤到750公斤,其價值將再增幾成。
蔗葉養牛不僅可帶來良好的生態效益,而且還可節約糧食,為糧食安全作貢獻。林植說,用蔗葉養牛,牛可少吃甚至不吃加有玉米、豆粕等糧食的精飼料,可緩解牛與人爭糧的局面,每年還能為全縣肉牛養殖戶節省購買飼料費用1億多元。
有了蔗葉這個天然的青飼料,再加上相關政策的鼓勵和扶持,上思縣肉牛養殖產業迅猛發展,目前全縣養殖肉牛近4.2萬頭。林植與王飛朝保守算賬,每頭牛的純利至少7000元。蔗葉養牛給肉牛養殖戶帶來了非常可觀的收入,給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
機遇難逢,王飛朝緊抓不放。在嘗到蔗葉養牛的甜頭后,她牽頭組建肉牛養殖合作社,發動村民及周邊蔗農參與,共同致富。資本的嗅覺總是十分靈敏,最近看好蔗葉養牛前景的幾家銀行放貸人員紛至沓來。“牛”氣十足的王飛朝說:“有的企業融資難,而我是銀行上門求貸款。”
叫安村村民梁樹海是王飛朝的合作伙伴,種植果蔗數十畝。“果蔗尾和果蔗葉是上等的青飼料,牛喜歡吃。這幾年種果蔗效益好,我沒有更多的時間養牛,只養了2頭。”腰包鼓了精神爽,樂呵呵的他,拍了拍膘肥體壯的黃牛,笑嘻嘻地說,“人家出價2.5萬元,我都舍不得賣,再養一養,反正飼料又不要錢!”
肉牛多了牛糞多。臭烘烘的牛糞,經過發酵處理,不僅不臭,反而有點酒糟香味,肥力大增。正是利用了這個技術,王飛朝的牛糞成了“香餑餑”,縣里的沃柑和美國臍橙種植大戶爭相搶購。公正鄉信良村種植的美國臍橙正是因為有了這個“香餑餑”的加持,才賣出了每公斤10元以上的上等地頭價。
上思縣將蔗葉變廢為寶、推動鄉村振興的經驗,在廣西這個甘蔗種植大省份,具有寶貴的推廣價值。林植說,按上思縣45萬畝甘蔗產的蔗葉如全部用來養牛,可帶來13億元的年總產值來推算,2021年,廣西甘蔗種植面積達1175萬畝,蔗葉養牛如在廣西推廣,可帶來330多億元的年總產值,意義十分重大。
廣西甘蔗機械化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