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 ? 去年年底,東莞市制糖廠有限公司整體搬遷后開始商業營運。糖廠的建立與發展“甜蜜”了幾代的中堂人,中堂老百姓們葉共同見證了糖廠的發展與變遷。
南都記者了解到,東莞市制糖廠有限公司整體搬遷項目總投資約6億元,從動工到投產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目前,企業生產全鏈條的自動化與技術更新,提升了生產效能。該廠廠長介紹,目前公司自動化程度是國內同行業領先的水平。
據悉,東莞市制糖廠有限公司預計利用五年左右時間,打造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整體搬遷項目總投資約6億元? 動工到投產僅用時兩年多
據介紹,東莞市制糖廠有限公司整體搬遷項目是為配合推動城市更新,加快穗莞深城軌中堂站點TOD產業新城開發而實施的市重大項目,項目搬遷至北海產業園,也對制糖產業的轉型升級意義重大。據了解,項目于2020年7月30日正式動工,總投資約6億元。2021年9月中旬開始設備安裝,2022年7月初開始調試,并于2022年11月24日獲頒生產許可,2022年12月5日正式開始商業營運,從動工到投產,僅用了兩年多時間。
東糖集團總裁助理、東莞市制糖廠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雪平表示,企業搬遷新址是一個新的發展機遇,東糖集團早就定下目標,要以此為契機,推動工業自動化水平提升,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打造成為國內先進、競爭力強的制糖企業。為此,制糖廠不惜投入更多資源資金引進先進設備。
廠長張子平介紹:“公司目前投入使用的煮糖、篩糖、干燥等設備都是國內先進的生產設備,包括篩分機、高頻振篩、流化床等都是進口的機器,目前的自動化程度是國內同行業領先的。”
在制糖廠生產車間,幾乎看不到傳統流水線作業蹤跡,生產流程已大多被機器所代替。李雪平介紹,以煮糖工序為例,以前培養一個有經驗的煮糖工需要幾年時間,現在使用自動化煮糖系統后,只需要設置好工藝參數就能全程自動控制操作。
企業生產全鏈條的自動化與技術更新,也提升了生產效能。李雪平介紹,以前在生產期總用工人數需要480多人,現在只要220人左右。一方面提升了人員素質,解決了用工荒,降低了經營成本;另一方面有效規避安全風險,也提升了產品的穩定性和品質。“例如在包裝環節,‘機器換人’成效最為明顯,之前裝包一個班需要20個人,現在自動化后只需要3人就可以完成。”
未來糖廠將加大投入? 打造成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1935年,廣東六大糖廠之一的“東莞糖廠”在中堂槎滘奠基建設并于次年投產。不少老中堂人,都有種甘蔗、送甘蔗到糖廠、排榨期榨糖的經歷。
到了20世紀90年末代,隨著工業化的進程,東莞市制糖廠有限公司也調整為采用原糖制糖。現在新廠正式投入運營后,產線運行穩定,產品質量穩定,各項指標優于國家及行業水平。
“制糖行業受國家政策、國際糖價影響較大,目前內外市場價格倒掛嚴重,進口加工業務面臨嚴峻挑戰。”李雪平透露,今年雖然會比較困難,但作為新廠投產的第一年,目標是努力降低加工成本,爭取更多的產量,實現產值要比去年有提升。
談到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李雪平認為,企業全自動化升級,也是為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企業必須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才可以有更好的生存和發展的機會。
“在未來的兩到三年的時間內,我們將通過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在產品品類、產品形態及包裝等方面作創新,以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及開拓高端客戶。同時把能耗、成本降到行業最低,打造行業新標桿,預計利用五年左右時間,把東莞市制糖廠有限公司打造成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南都記者 唐國軒 實習生 李栩思 通訊員 邱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