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糖〔2023〕8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關于印發《2023年全區糖業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有關市糖業主管部門,辦機關各處:
現將《2023年全區糖業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廣西壯族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
2023年3月22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2023年全區糖業工作要點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的關鍵一年,扎實做好全年糖業工作,加快推動我區糖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全區糖業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五個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1+1+4+3+N”目標任務體系,按照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全力穩定糖料蔗種植面積,扎實推動糖業降本增效和全產業鏈優化升級,促進糖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加快提升糖料蔗生產能力
(一)努力完成2023年糖料蔗種植目標任務。2023年全區糖料蔗生產種植面積任務為確保完成1106萬畝、力爭完成1150萬畝。督促各設區市將任務目標分解下達相關縣(市、區),細化責任分工,抓好工作落實。
(二)扎實抓好糖料蔗春耕春種。開展糖料蔗春耕春種調研指導,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督促各地、各制糖企業(集團)加強種苗、農資供應和農機作業力量,加強宿根蔗管護,提升糖料蔗單產和總產量。
(三)深入開展“桉退蔗進”專項行動。會同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督促各有關市、縣加快推進“桉退蔗進”專項行動。指導制糖企業加大扶持跟進力度,不斷提高“桉退”后“蔗進”比例。2023年完成“桉退蔗進”面積22萬畝以上。
(四)加強糖料蔗生產保護區建設管護。嚴格執行《廣西糖料蔗生產保護區管理辦法(試行)》,推動建立糖料蔗生產保護區動態平衡機制,對項目建設占用保護區或保護區耕地改種其他作物的,督促指導各地抓好糖料蔗生產保護區補劃或“雙高”糖料蔗基地補建工作。每季度對糖料蔗生產保護區種植情況開展動態監測,并將數據成果印發地方糖業主管部門,推動保護區耕地恢復工作與自然資源部門國土變更調查工作有效銜接。
(五)進一步深化訂單農業改革。堅決維護好糖料蔗購銷市場秩序,做好2023/2024年榨季糖料蔗訂單合同簽訂、審核、備案等工作。進一步提升訂單農業信息化水平,收集更新2023年全區糖料蔗良種補貼地塊數據,加快推進數據精化處理工作,形成全區糖料蔗種植地塊“一張圖”,提高訂單合同信息化監管水平。
(六)加快推進糖料蔗種植良種化。會同自治區有關部門,印發實施新一輪糖料蔗良種良法技術推廣工作實施方案,研究制定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驗收和公示示范文本,抓好新一輪糖料蔗良種補貼政策宣傳和資金發放等工作,爭取2023年推廣糖料蔗脫毒、健康種苗新植面積300萬畝以上,糖料蔗脫毒種苗商品化供應能力達到20%左右。加快落實《加快推進糖料蔗種植良種化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良種繁育推廣體系建設政策。扎實抓好2023年甘蔗良種繁育推廣基地項目申報、建設等工作,新建、改擴建一批年供種能力2萬畝以上的糖料蔗脫毒種莖加工廠,建立一批區域性甘蔗新品種表證與展示基地。
(七)加快推進糖料蔗經營規模化。培育一批規?;洜I主體,充分利用“桉退蔗進”、糖料蔗高效機收基地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工作契機,開展深入調研,適時組織召開糖料蔗經營規?;F場會。推動制糖企業糖料蔗基地自營化,大力支持“雙高”基地企業化經營,鼓勵、支持和引導蔗農開展“并戶聯營”經營生產,推動每個制糖企業集團年內新建糖料蔗規模化自營基地1萬畝以上,2023年全區新增糖料蔗經營規?;娣e55萬畝。
(八)持續推進糖料蔗生產機械化。會同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農機中心等部門,開展糖料蔗收獲機具技術攻關,組建新機具技術保障分隊,跟蹤服務糖料蔗新型收獲機具的實地作業,持續解決實際操作困難和問題,提升新機具實用性和適用性。配合自治區有關部門出臺新一輪糖料蔗生產機械化作業補貼政策,優化補貼方式模式,提高制糖企業和蔗農對機械化作業的積極性。繼續推動制糖企業通過自建、扶持等多種方式建設糖料蔗生產機械化試點基地,綜合機械化率達70%以上,示范帶動機械化發展。
(九)開展糖料蔗生產水肥一體化基地試點建設。引導種植大戶、農業公司等規?;洜I主體深入探索現代農業管理新模式,結合土壤、氣候等實際,在“雙高”基地建設一批糖料蔗種植水肥藥一體化基地試點,集成推廣應用先進技術,提高單產和蔗糖分,實現糖料蔗生產降本增效。全區10個制糖企業集團分別建立1個以上的糖料蔗種植水肥藥一體化試點基地,每個基地200畝以上。
(十)加強糖料蔗田間管理。印發《2023年廣西糖料蔗生產田間管理科技服務實施方案》,加強糖料蔗田間生產科技、天氣預測及人影服務。定期發布《廣西甘蔗生產服務》《一線甘蔗生產技術信息》,組建技術專家組對口開展科技服務。加強干旱、臺風等災害天氣的監測預警及防范工作指導,提高糖料蔗生產的災害應對能力。深入推進聯合國糧農組織“糖料作物生態安全種植和資源循環利用”技術合作項目。組織開展2023年度糖料蔗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項目。
(十一)深入推進糖料蔗產業集群項目建設。按照廣西糖料蔗產業集群項目建設方案,督促指導有關市縣編制2023年度建設方案,加強項目調度,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竣工驗收和資金支出,輻射帶動周邊涉蔗涉糖產業,切實發揮建設效益,促進我區糖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二、加快推進制糖企業提質增效
(一)持續推進制糖企業重組整合工作。引導制糖企業因地制宜加強制糖產能整合,優化原料蔗資源配置,年內淘汰日壓榨能力5000噸左右,促進制糖企業轉型升級。
(二)加快推動制糖企業降本增效。持續開展全區糖業“對標定標追標”活動,推動制糖企業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提高節能降耗和管理水平。加快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推廣和應用,引導糖廠開展煮糖、蒸發等高能耗環節的智能化和數字化改造,推動糖業降本增效。力爭2022/2023年榨季全區噸糖耗標煤342千克以下,蔗渣打包率6.6%以上。
(三)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指導制糖企業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壓緊壓實制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嚴格落實技術操作規程,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組織生產,從源頭上做好安全防范。加強糖業系統安全教育培訓,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強化過程監管,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杜絕安全、環保事故發生。
三、加快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
(一)大力推動糖業科技創新。配合自治區科技廳實施好“十四五”廣西糖料蔗“節本增效”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大力推動項目實施和產業化轉化;組織開展“數字蔗田”示范基地建設,提高糖料蔗生產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推動中科院甘蔗專項項目在我區盡快落地實施,引導區內企業、科研單位與中科院開展協同攻關,促進科研與產業深度融合。對糖業產業化重大科技創新給予重點支持,鼓勵企業開展技術裝備創新。
(二)進一步延伸拓展糖業產業鏈。大力發展蔗糖精深加工和副產品高值化利用,重點推進環保餐具、調味品、甘蔗植物水、蔗葉飼料等產業化生產。赴東部發達地區開展糖業定點招商,開展糖業項目對接活動,促進蔗糖上下游企業落戶我區,拓寬產業發展空間。
(三)加快提升蔗葉綜合利用水平。大力開展禁燒區蔗葉綜合利用工作,推動制糖企業參與蔗葉綜合利用。抓好來賓、崇左、北海等3個蔗葉綜合利用試點,確保蔗葉離田綜合利用量18萬噸以上,力爭全區蔗葉綜合利用率比上年提升4個百分點以上。加大蔗葉綜合利用補貼力度,以點帶面,加快培育一批蔗葉綜合利用企業。
(四)扎實推進廣西·中國糖業產業園建設。協調指導崇左市、園區管委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推進項目簽約、開工及竣工投產,全年實現園區工業總產值110億元以上。
四、加快完善糖業服務體系
(一)加強食糖市場分析研判。密切關注國內外糖業市場的發展形勢,認真收集、匯總、整理各類糖業信息,做好重大風險分析研判,適時啟動糖業風險調控機制,及時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確保食糖市場總體穩定。
(二)進一步優化提升泛糖產品交易平臺。健全完善泛糖產品交易平臺運營機制,在擴大白糖現貨交易規模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交易品種、交易模式,擴大與鄭商所合作的泛糖專區基差交易規模以及加工糖新業務的交易規模,吸引全國各地交易商到平臺交易,探索建設食糖全國統一大市場。引導平臺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以數字化服務糖業全產業鏈發展為核心,在智慧蔗田、物資采購、副產品銷售、網絡貨運、供應鏈金融、糖業資訊等方面為企業和客戶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
(三)持續強化金融支持糖業發展。持續發揮金融服務廣西糖業高質量發展指揮部的對接協商作用,適時召開政銀企工作專題會議,積極協調金融機構繼續加大糖業信貸支持力度,優化貸款結構及貸款審批流程等,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水平。加大宣傳力度,引導企業用足用好農發行政策性貸款相關政策和“桂惠貸”,鼓勵符合條件的制糖涉糖企業加強與金融機構對接協商,降低融資成本。
(四)深入實施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配合自治區財政廳等部門繼續推動實施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加大保險政策宣傳,提高保險覆蓋面;出臺保險定損標準,加強保險理賠,提高賠付比例,切實發揮保險保障作用,提高農民種蔗收益。
(五)高水平舉辦2023年中國—東盟糖業博覽會。扎實做好博覽會招商招展等籌備工作,確保招商招展、展會宣傳、論壇活動組織等各項工作高效有序推進,實現展覽面積3萬平方米左右,展位數大于500個,參展企業及參會機構大于500個、觀展人數3萬人次以上,力爭將糖博會辦成國際性、高端化、多元化的盛會,提升廣西糖業綜合影響力。
(六)加快推進廣西糖業數字化轉型。在全區推行“糖業云”涉糖業務輔助協同辦公系統,督促各產糖市、縣、鄉、村和有關制糖企業推廣應用。繼續引導制糖企業將生產管理數據接入“糖業云”,引導涉糖涉蔗信息化服務企業參與“糖業云”市場化平臺建設,探索推進數據評估、數據交易與共享。深化來賓市“糖業云”試點,引導支持制糖企業創新建設“糖業云”服務站等數字化項目,取得成功經驗后向全區推廣。
五、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一)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把旗幟鮮明講政治、鑄忠誠作為第一位要求,在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上帶好頭、作表率。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魂。持續抓好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納入干部職工教育培訓的必學內容。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
(三)切實加強干部隊伍能力建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決策部署,組織全辦黨員干部圍繞破解制約糖業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撲下身子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切實提高干部隊伍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決策部署、加快推動糖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持之以恒正風肅紀。進一步加強政治建設,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全面深化清廉機關建設,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堅持“三不”一體推進,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進一步加強正面宣傳引導,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扎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加強對干部的嚴管和厚愛,激勵干部敢于擔當、積極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