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見習記者 陳雨康
走近粵桂股份貴糖集團制糖廠中央控制室,正前方寬大清晰的屏幕正實時展示從卸蔗、破碎、壓榨到助晶、分蜜、裝包的制糖全過程。這家歷史悠久的制糖廠起源于1953年國家“一五”計劃期間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如今已發展成為集信息化、智能化于一身的糖漿紙一體化工廠。
粵桂股份于1998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是國內制糖業第一家上市公司。經過60多年技改擴建、并購重組、創新發展,目前粵桂股份已發展成為以制糖造紙、硫鐵礦資源開發利用為主的一類綜合大型企業。
記者從粵桂股份了解到,向新興產業加速跑,是粵桂股份“十四五”時期的發展戰略方向。粵桂股份將堅持“產業+金融”一體化、多元化的發展方向,著力打造成為以制糖造紙業、硫化工、大礦業為核心的國內大型適度多元業務控股集團。其中,公司將以硫鐵礦開采及硫化工為起點,重點布局綠色化工新材料和循環產業兩個方向,向新能源及電子材料、資源利用領域陳雨康延伸拓展,構建循環產業體系,打造省內綠色化工新材料領軍企業。
“總部+雙輪”發展亮點紛呈
從國內制糖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到糖漿紙和硫精礦兩大業務板塊“雙輪驅動”,再到于廣州搭建上市公司總部平臺,近年來,粵桂股份深化企業改革,再塑產業發展新格局,高質量發展取得了諸多亮點。
2015年,貴糖股份向云硫集團(為廣東環保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廣東環保集團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云硫礦業100%股權。2015年7月31日,云硫礦業100%的股權已過戶至貴糖股份名下。貴糖股份主營業務從“糖紙”業務發展為“糖紙”與“采礦”業務。實際控制人是廣東環保集團。
“原先上市公司總部在貴港,這不利于公司對采礦業務板塊的高效管理。為了克服這一弊端,我們決定在廣州成立上市公司總部,由總部來統籌業務和資產。”粵桂股份董秘趙松介紹道。
2018年,廣西貴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廣西粵桂廣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貴糖股份變更粵桂股份,公司證券代碼不變,仍為000833。同一年,公司辦公地址從廣西貴港市幸福路100號搬遷至廣州市荔灣區流花路55號建工大廈3層。
趙松表示,粵桂股份廣州本部成立以來,針對如何統籌戰略引領、提高管理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發揮協同效益等方面不斷探索,圍繞本部的“價值創造、資本運作”兩大核心功能,持續打造六大核心管控能力。近年來,公司經營業績屢創佳績,經營成果亮眼。數據顯示,營業收入從2017年的20億元增加至34億元;歸母凈利潤從2017年的8519萬元增加至2.95億元,為資本運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廣州總部就像一個總指揮部,在戰略引領、財務管控、業務協調和梳理、經營重大事項決策、人力事項決策、激勵約束、風險把控等方面發揮作用,對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趙松表示。
與此同時,公司旗下糖漿紙和硫精礦兩大業務板塊也分別迎來了轉型和升級。
糖漿紙業務方面,公司總投資近18億元的貴糖整體搬遷項目于2022年圓滿完成,形成了國內領先的糖漿紙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制造基地。公司以糖廠搬遷技改項目為抓手,采用行業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自動控制系統,實現全流程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同時摸索出最佳工藝參數曲線,最高日榨量達1.35萬噸,資源與能源利用率得到進一步提高。
已投入使用的年產10.89萬噸漂白漿搬遷改造項目采用先進的無元素氯ECF流程,生產工藝及裝備達到國家政策要求的國際清潔生產領先水平,實現降低能耗、減少鍋爐污染物排放。年產8萬噸特種紙項目已具備全面達產滿產能力。
硫精礦業務方面,公司在硫鐵礦業方面實施碎磨系統大型化、自動化改造,采用先進和可靠的工藝技術,節能降耗,環保達標,主要生產工藝采用先進適用的自動化控制。在資源循環利用方面,優化“尾砂降硫”系統工藝,大幅提升了硫資源回收率,推進礦山廢石綜合利用及通過“依物定策”的方式處置積壓廢舊物資。
“公司在品牌、區位、人才、技術等方面優勢明顯。”趙松表示,以技術為例,貴糖集團為核心的貴港國家生態工業(制糖)示范園區通過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技術核查;新漿廠在工藝和技術實現國內領先水平。在硫鐵礦業方面實施碎磨系統大型化、自動化改造,工藝技術先進可靠。
運用資本手段向新興產業方向延伸
“十四五”期間,粵桂股份將積極落實“制造業當家”戰略部署,圍繞廣東省“雙十”產業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積極對接新能源與電子信息等戰略產業,推動高質量發展。
趙松表示,在發揮上市公司總部平臺作用的基礎上,公司將充分借助外力,通過并購重組、合資、技術入股等資本運作手段來實現上述目標。
糖漿紙業務方面,粵桂股份總投資近18億元的貴糖整體搬遷項目于2022年圓滿完成,并形成了國內領先的糖漿紙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制造基地。
趙松表示,公司糖漿紙業務板塊將圍繞循環經濟這一主題,向更高層級、更高水平的糖類、紙類產品延伸。未來將率先推出標桿性項目。
在硫精礦業務板塊上,趙松表示,公司將以硫鐵礦開采及硫化工為起點,重點布局綠色化工新材料和循環產業兩個方向,向新能源及電子材料、資源利用領域延伸拓展,構建循環產業體系,打造省內綠色化工新材料領軍企業。
“云硫礦業‘十四五’期間將從提升產品質量和產業延伸等方面提升企業競爭力,未來會在‘硫磷結合’和‘高等級硫酸’等項目上加大投資、并購、合作力度,實現轉型升級。”趙松提到,具體來看,一方面要補短板、強主業,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產能利用率和生產效率,穩定主業基礎,鞏固公司在區域產業集群中的優勢地位。
“另一方面,把握綠色發展產業政策、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逐步建立公司在綠色化工新材料產業中的主導地位。”趙松介紹道,一是以硫磷結合為主線的縱向延伸,重點推動磷酸、氨基磺酸等項目投產運行,融入大灣區戰略產業鏈。二是向非金屬自然礦山、城市礦山、新能源等相關聯領域橫向拓展,構建綠色循環產業。此外,推動化工產品向高端化、高附加值化方向發展。
具體來看,一方面,公司延伸硫資源產業鏈,推進總投資10億元的10萬噸/年精制濕法磷酸項目建設,已完成約180畝項目土地摘牌,力爭今年9月開工建設,2024年底投料試車。
另一方面,大力發展精細化工產業,推進2萬噸/年氨基磺酸項目建設,實施硫酸提質升級,預計2023年底投料試車。拓展硫酸高端市場,推進電子級硫酸項目,力爭今年8月份開工改造,12月份完成技術改造并試產。
此外,打造智慧礦山,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礦業開發技術、安全管控技術、生態修復技術深度融合。已完成智慧礦山建設可研報告評審,以及選礦碎磨系統大型化自動化項目建設可研報告評審、建設用地舊廠房拆遷等前期工作。
“可以預見的是,通過資本運作,從‘十四五’初到2025年末將有越來越多符合國家重大戰略方向的新項目在公司落地。”趙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