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柳州12月22日電 近日,寒氣襲人,廣西柳州市柳城縣甘蔗研究中心專家盧文祥一早便來到育種基地,察看50多個甘蔗品種材料的生長情況。該中心是全國屈指可數的縣級甘蔗科研機構,在全國種植面積名列前茅的桂柳05136甘蔗品種,正是誕生于此?!昂玫钠贩N既要農民、糖企接受,還要是耐旱、耐寒、高產、高糖等20多個優良性狀的集合體。”盧文祥說。
食糖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全國每三勺糖,就有兩勺來自廣西。廣西是全國最大的糖料種植基地和食糖主產區,糖料蔗種植面積和產量連續多年占全國60%左右,而柳州市則是廣西蔗糖的主產區之一。近年來,圍繞甘蔗高產高糖、糖業精深加工等技術,柳州市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蔗糖產業朝著高質量發展邁進。
目前,柳州市糖料蔗種植面積近107萬畝,建設有46.4萬畝“雙高”(高糖高產)糖料蔗基地,擁有甘蔗種植、加工、銷售、科研相配套的完整蔗糖產業鏈,正在推廣甘蔗“耕種管收運”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
經多年實踐,柳城縣甘蔗研究中心育成桂柳一號、桂柳二號、桂柳05136等6個甘蔗新品種,以及柳城15-41、柳城17-190等大批甘蔗新品系。其中,桂柳05136甘蔗品種在全國累計種植面積超過2500萬畝。
除了積極繁育優良品種外,柳州市堅持以工業化理念、產業鏈思維發展現代農業,通過“政府+企業+高?!甭摵涎邪l出甘蔗打捆機、甘蔗中耕培土機等產品。目前,該市甘蔗生產綜合機械率已突破70%。
優良品種的不斷出現,以及鼓勵機械化應用等相關政策的出臺,帶動了農民種植甘蔗的積極性。今年,柳州市共簽訂訂單合同面積106.99萬畝,簽訂合同面積占糖料蔗種植面積比例的100%。據統計,預計今年該市糖料蔗入榨量達526萬噸,較上榨季提高50.6%,全市蔗農收入可達28.4億元,創近5年來新高。
為了把甘蔗“吃干榨盡”,柳州市在蔗糖精深加工等方面積極探索,大力開展制糖、酒精、酵母、肥料、燃料、蔗葉秸稈綜合利用等工作,不斷延伸蔗糖產業鏈。
廣西糖業集團柳興制糖有限公司農務副總經理廖名楊介紹,近年來,該公司著力推進紅(黑)糖和特色糖產品、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并積極探索糖蜜、蔗渣、濾泥、甘蔗葉梢等副產品利用,發展綠色環保紙漿、酒精、生物有機肥等產業。
與此同時,廣西鳳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則聯合相關高校、醫院等,研發甘蔗葉多糖、甘蔗植物水等產品。
地處柳州的廣西科技大學,擁有廣西糖資源綠色加工重點實驗室,一直致力于制糖科學與工程的基礎和應用研究。該實驗室負責人李利軍說,實驗室已取得糖用石灰復合澄清劑及應用系統、糖汁快速單層沉降器及快速多層沉降器等多項研究成果,并在糖廠推廣應用。
綠色制糖技術及工藝是該實驗室主攻方向之一。目前,由該實驗室牽頭、首創的鎂法制糖新工藝,可實現低硫無硫制糖、提升制糖工業生產的綠色化水平,已獲多件發明專利授權,正在進行中試和工業化應用等工作。
據介紹,柳州市下一步將加大力度建設“雙高”糖料蔗基地,持續推動糖料蔗生產保護區“桉退蔗進”工作,促進蔗糖產業發展提質增效。(朱柳融 張捷 付華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