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流逝,市場波濤洶涌,我這20年的期貨交易生涯如同一場漫長的冒險。在這段時光里,我深深沉浸于趨勢的世界,努力領悟市場的規律與變幻。
首先,趨勢交易并非簡單的買賣,而是一場關于市場心臟跳動的探索。對于趨勢的定義千差萬別,起勢、攻勢、勢頭的理解更是各有千秋。而在這片波瀾壯闊的市場大海中,我努力捕捉每一個客觀事實的蛛絲馬跡,試圖揭開趨勢的神秘面紗。
趨勢的級別,適合參與的趨勢類型,是個人因素的體現。在我20年的經驗積累中,我深感很難一概而論。我個人鐘情于追隨趨勢,但我的判斷方法卻源自對市場最客觀數據的統計和對客觀事實的深刻總結。在這個市場的巨輪中,我知道自己從未擁有過發言權,只有市場才是真正的決策者。
在交易中,我將自己比作一位軍事統帥,時刻準備著迎接或發起一場戰爭。如果頭單全面主動,局面良好,那就像一場攻勢猛烈的戰役,可以一路凱旋到底。如果頭單主動性一般,我會謹慎行事,最多加兩單。而如果頭單虧損,我會明白局面對我不利,立刻停止操作,次日重新謀劃戰略。在這場戰爭中,只有確信可以戰勝,我才會用最大的力度予以殲滅性打擊。
倉位管理是我的作戰原則之一。我一直以來都堅持將賬戶的回撤率控制在低于10%,并以周結算,五年期平均年收益率為64%的表現向人證明了這一點。我深知,保持戰線的穩定是獲勝的關鍵。
在這場戰爭中,我明白了趨勢交易并非簡單的技術活,而是一種心理戰。順勢而為是我一直秉持的策略,因為交易系統只要符合順勢而為的基本風格,長期堅持必然能夠獲利。然而,同樣是順勢而為的系統,獲利能力卻因人而異。我深信自己之所以能夠獲利,不僅在于順勢,更在于我在被動時撐得時間更短,主動時拿得時間更長。
在這個市場的征途上,我發現了許多“感悟之談”,有些是我親身經歷,有些是從他人那里得來。這些感悟告訴我,只有源于客觀事實的觀察和總結,參考意義和操作意義才最為巨大。因此,我逐漸明白,要真正獲得有效客觀的市場信息,必須盡一切努力貼近現實,摒棄主觀臆斷。
這20年的經驗讓我不斷進化,而第二步“為什么”更是我一直堅持的環節。在整個方法論中,它的意義最大,因為從不知到知,是認知能力提升的關鍵。在這一步上,我總結了一些經驗:
首先,規定打擊目標,重點突破一個品種,為今后的全面突破和局面的徹底扭轉做環境的營造。
這里我用白糖期貨為例加以說明,因為這個品種關聯的因素很多,被業界戲稱為“妖糖”,對于這個品種我主要關注的幾個方面是:
1、國際國內供需基本面分析:了解白糖的供需基本面是制定操作策略的基礎。關注國內、國際的產量、庫存水平、進口出口數據等,以及全球糖市的整體供應狀況,特別是巴西、印度、泰國這三大產糖國的情況。
2、氣象和季節因素:?不管是甘蔗還是甜菜,糖料的生產受到氣象條件和季節因素的影響較大,一次霜凍或是一次洪災,對糖料造成的影響足以引發糖價的波動會讓人大跌眼鏡。
3、國際糖價走勢:考慮國際市場對中國糖市的影響,由于國內每年天量進口彌補國內空缺,與國際市場的關聯性也加強,每天晚上洲際交易所11#原糖期貨的走勢我也特別關注,特別是巴西和印度等主要糖產國的產量、出口情況對國際糖價也有著直接的影響。
4、政策法規:關注國內外糖業政策的變化,包括政府對產業的國家儲備、支持政策、關稅政策等,這些都可能對國內白糖期貨市場產生重要影響。
5、技術面分析:使用技術面分析工具,如圖表分析、均線系統等,識別潛在的價格趨勢和支撐阻力位,制定合理的進出場點。
6、交易周期選擇:根據白糖期貨的特點以及自身的交易風格和風險偏好,選擇適合的交易周期,是日內交易還是短線交易,或者更長周期的趨勢跟隨。
7、關注市場情緒:?了解白糖市場參與者的情緒和預期,關注糖業界新聞事件對市場情緒的影響,及時調整策略。
8、倉位管理和風險控制:設定合理的倉位大小,不過度追漲殺跌,設置明確的止盈和止損點,保護資金安全。
當然,以上這些關注點仍然是片面和膚淺的,對于妖糖,我的交易心得是:穩中求勝,居安思危,但是白糖期貨的價格波動往往極具欺騙性,在看不清弄不明的情況下,我是不動的,也就是不進行任何該品種的操作。
嗯,白糖期貨說完了,我繼續說主題:
在規定打擊目標重點突破一個品種后,其次,規定打擊范圍。在一個品種的各種走勢上確定一種典型走勢予以突破,力量集中容易攻下一點,進而引起連鎖突破。
再次,規定打擊方式。運用何種打擊方式最適用與此品種此區間的打擊,這需要用事實說話,并不斷試錯。
然后,規定打擊時間點和時間段。打擊的時間點要選擇適當,在典型的走勢進行時予以打擊效果會更好。打擊的時間段要有代表性,多長的時間體現出的打擊效果,才具代表性需要數據說話。
最后,確定最終打擊效果。
這20年,我也看到了許多交易者的失敗。他們或是過于迅猛地入場,或是對市場的認知停留在表面。而我深知,從失敗者的失敗賬單中學會如何避免失敗至關重要。我始終記住:錯了一定要走,而且是馬上。
在我漫長的期貨之旅中,我也涉足股票投資,以及不擅長的外匯市場。對于股票,我選擇在人們對其已失去興趣的時候介入,因為我深知人多的地方,風險更大。至于外匯,我寧愿選擇不涉足,因為在我看來,風險太大而不可控。
最后,控制倉位是我交易中的金科玉律。我深知,只有在百分之百確保不會威脅生命的情況下,才能放手去博取收益。倉位控制不僅可以在意外事件發生時有效降低損失,而且可以在市場變幻中靈活應對。
這是我20年期貨交易生涯的一些體會,每一步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我明白,在這個變幻莫測的市場,唯有不斷進化、謹慎行事的交易者,才能在波瀾壯闊的金融海洋中乘風破浪,成就非凡。
注:文中“我”為杜撰,僅為交流學習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