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甜蜜產業”更甘甜 農業農村部:加快推進糖料生產提質降本增效
人民網北京3月7日電 (記者李棟)近日,農業農村部召開全國糖料生產提質降本增效推進會,交流推進糖料生產提質增效經驗做法,分析產業面臨的形勢任務,部署推進糖料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工作。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標糖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求,須以提質降本增效為主線,統籌抓好甘蔗和甜菜兩大品種生產,加快破解關鍵品種、脫毒種苗、全程機械化等瓶頸制約,大力推廣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集成組裝的綜合性措施,探索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切實提升糖料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廣西是我國蔗糖主產區,全國每三勺糖,就有兩勺來自廣西。數據顯示:2023年糖料蔗種植面積穩定在1100萬畝以上,食糖產量穩定在600萬噸左右,面積和產量連續33個榨季位居全國第一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廳長黃智宇介紹,通過實施現代特色農業“尖鋒”行動,在科技攻關、種業振興、技術革新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當前,已建成6個高效機收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有效夯實了廣西在全國“糖罐子”的地位。
守好“糖罐子”,責任不只在廣西。“聚焦重點難點,加快推進糖料生產須提質降本增效。”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壓實責任與強化支持并舉,建設好糖料蔗生產保護區,努力拓展增量空間,千方百計穩定糖料面積。此外,要夯實基礎與集成技術并舉,在推動“地適應機”“機適應地”、農機農藝融合方面下功夫,加快提升糖料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
向農業強國闊步邁進,科技創新是關鍵變量。該負責人介紹,要通過選育一批自主可控的突破性品種,加快商品化脫毒種苗推廣,努力釋放良種增產潛力,并大力推廣化肥減施增效技術,積極推行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加強蔗葉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一頭連著農村的發展,一頭連著群眾的幸福生活。“積極培育新型生產經營主體,發展社會化服務,發揮糖企作用,探索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讓廣大蔗農共享發展成果。”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