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作者:陳喬
基本面未實質性改善
一方面,進口糖成本預期大幅上移,增強了國內糖價的成本支撐;另一方面,隨著新糖生產的陸續累積,四季度下半段糖價將面臨季節性回落。
圖為配額內進口糖成本與鄭糖主力合約走勢(單位:元/噸)
近期,國內糖市維持震蕩偏強運行態勢,特別是陳糖現貨,廣西南寧地區糖價已上探6500元/噸以上。期貨市場,受陳糖庫存偏少以及國際糖價反彈幅度較大提振,主力合約2501在5900~6000元/噸區間高位震蕩運行。不過,2024/2025榨季預計新糖11月以后會加大上市力度,而新一輪大消費還未到來,糖價上行仍受到供需面的壓制。
供需過剩與短缺存分歧
受干旱和8月底主產區火災影響,巴西食糖產量大幅下調。經濟預測機構(BMI)預計巴西中南部地區2024/2025榨季糖產量將減少200萬噸至3900萬噸;全球糖供應過剩量預估在190萬噸。糖業咨詢公司StoneX預計2024/2025榨季全球糖市供應過剩量將從5月的251萬噸下調至121萬噸。不過,多家機構預計全球食糖供需預估將轉入緊缺。蘇克敦預計2024/2025年度全球供應將出現近200萬噸的缺口,國際糖業組織(ISO)預計短缺為358萬噸。國際糖市供需形勢分歧較大,四季度巴西生產進入尾聲,后續會對其產量進行修正或者證偽。北半球印度和泰國主要生產國將在11月后陸續生產,階段性供給會面臨增強的局面。
中國糖協公布的產銷數據顯示,國內2023/2024榨季結轉工業庫存為35.74萬噸,同比下降約8萬噸,為近十年來低位水平。截至8月底,2023/2024榨季我國累計進口435萬噸糖,累計同比增幅近30%,其中8月單月進口77萬噸,同比增幅達到108%。商務部報告顯示,9月、10月我國陸續有配額外進口加工糖到港,其中9月實際到港14.6萬噸,10月預報到港32.8萬噸。當前我國甜菜糖已開始生產,甘蔗糖生產預計10月底有糖廠開機,通常10月國產糖產量大約在30萬噸,2023/2024年度10月產糖量為37萬噸。綜合來看,國內供給在10月預計可達100萬噸,基本能夠保障國內當月的需求。11月以后南方蔗區將全面開機生產,供給會陸續增強。農業農村部預計整個2024/2025榨季我國食糖產量在1100萬噸。需求端,四季度食糖實際需求須待2025年春節備貨,通常在四季度末才會出現。
進口成本抬升
廣西制糖成本預計在5500~5700元/噸,在進口沖擊不明顯的情況下,國產糖成本支撐作用較強。今年以來,我國進口糖源配額內進口加工糖成本曾低至5000元/噸以下,但9月以來,受國際糖價大幅反彈影響,配額內進口加工糖成本大幅上漲至5500~6000元/噸,較之前高出500~1000元/噸,配額外進口加工糖的進口加工成本則高達7000元/噸以上。進口糖成本預期大幅上移,增強了國內糖價的成本支撐。
綜合來看,巴西后續產量下降證偽有待驗證,北半球生產供給逐步增加,預計國際糖價面臨寬幅震蕩局面。國內市場處于新舊榨季轉換期,舊作結轉量低,現貨堅挺。但隨著新糖生產陸續累積,四季度下半段糖價面臨季節性回落預期,但受進口成本抬升影響,糖價回落空間受限,先揚后抑的概率較大。
個人觀點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