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澎湃新聞 記者 曹年潤
·最新研究發現,大量攝入三氯蔗糖可以抑制T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但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抑制效果并不完全是負面的,它可能可以治療以減輕T細胞依賴性的自身免疫疾病。
3月15日,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The 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在《自然》(Nature)雜志發表了題為《膳食甜味劑三氯蔗糖是T細胞介導反應的負調節劑》(The dietary sweetener sucralose is a negative modulator of T cell-mediated responses)的研究論文,發現高劑量的三氯蔗糖可對免疫反應造成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大量攝入三氯蔗糖可以抑制T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但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抑制效果并不完全是負面的,它可能可以用于治療以減輕T細胞依賴性的自身免疫疾病。
三氯蔗糖是一種代糖,常常出現在一些標記“無糖”食品的配料表中。肥胖成為公共健康問題的當下,“無糖”已然成為一種趨勢。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中國無糖飲料行業市場規模從31.2億元增長至117.8億元,年復合增速在39%左右。據中國科學院預測,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推進以及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國內無糖飲料的市場規模將進一步保持增長勢頭,到2027年,國內無糖飲料的市場規模將攀升至276億元。
所謂“無糖”,并非真的不含糖,而是以代糖代替蔗糖。代糖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劑,除三氯蔗糖外,常見的代糖還有赤蘚糖醇安賽蜜、阿斯巴甜等。這些人工甜味劑具有糖類的甜味,但通常不能被人體轉化,因此不產生熱量。代糖成本低廉,因而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
服用正常劑量的甜味劑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但也有研究對某些甜味劑的長期影響提出擔憂。例如,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的一項研究表明,常用人工甜味劑赤蘚糖醇可能與提高血栓風險,增加心臟病和中風事件相關,相關論文于2023年2月27日發表于《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所及巴黎北索邦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顯示,更多地攝入人造甜味劑與全癌風險增加相關,特別是乳腺癌和肥胖相關癌癥的風險更高,該論文于2022年3月發表于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PLOS Medicine)》期刊。
甜味劑是否真的安全?科學“審查”仍在繼續。
抑制T細胞免疫反應
為研究三氯蔗糖是否會對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影響,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分子生物學家法比奧·扎尼(Fabio Zani)等人進行了實驗,他們將甜味劑暴露于從小鼠和人類中提取的T細胞(免疫細胞),發現甜味劑損害了T細胞的復制和特異性反應能力。
為了觀察這種現象是否會在活體動物中產生,研究人員給患有細菌感染或腫瘤的小鼠服用高劑量的三氯蔗糖,其劑量相當于人類每日最大安全可攝入量。據了解,歐洲食品安全局 (EFSA)確定的人類三氯蔗糖最大每日可接受攝入量(ADI)為每公斤(體重)15毫克,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確定的量則為每公斤(體重)5毫克。
三氯蔗糖顯示小鼠T細胞免疫反應。圖片來源: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論文
實驗結果顯示,與給予水或其他甜味劑的對照組小鼠相比,高劑量三氯蔗糖損害了小鼠的T細胞反應,當研究人員停止給小鼠喂食三氯蔗糖時,它們的T細胞反應開始恢復。從機制上看,三氯蔗糖被發現能影響T細胞的細胞膜,降低其有效釋放鈣信號的能力,但不能排除三氯蔗糖可能通過其他機制影響T細胞。
研究人員沒有測試低劑量的三氯蔗糖對小鼠T細胞免疫反應的影響,他們認為低劑量的三氯蔗糖可能完全不會產生這種效果,同時,他們也沒有提供正常三氯蔗糖攝入量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證據。 “我們非常有信心,人們在正常飲食中攝入的量不會對免疫反應產生任何影響。”論文的共同作者、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癌癥生物學家凱倫·沃斯登(Karen Vousden)說。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指出,他們的數據表明三氯蔗糖不會阻礙其他免疫細胞類型(如B細胞或樹突狀細胞)中的鈣信號傳導。研究人員對此表示驚訝,他們在論文中解釋,這可能是因為T細胞的膜組成使它們對三氯蔗糖特別敏感。
甜味劑可能成為“甜藥”?
這項研究似乎又為人造甜味劑的潛在危害增添了新證據,不過這種免疫損害在人體是否同樣存在,還有待驗證。代表生產低熱量食品和飲料公司的貿易組織卡路里控制委員會的執行董事羅伯特·蘭金(Robert Rankin)在接受《自然》雜志采訪時指出,這項研究的重點是老鼠,以及其服用的三氯蔗糖劑量超過了人們通常消耗的量。
研究人員一反常規地從另一個角度對他們的研究結果進行了重新認識——對于本身患有免疫疾病的人來說,甜味劑可能成為一種“甜藥”。沃斯登向《自然》雜志表示,三氯蔗糖對T細胞免疫反應的削弱本質上并不是負面的,他們的研究結果強調了甜味劑有朝一日可能可以被用于治療T細胞過度活躍導致的自身免疫疾病。
為驗證這一理論,研究人員給患有1型糖尿病的實驗小鼠服用高劑量的三氯蔗糖,1型糖尿病是一種由T細胞攻擊胰腺細胞而引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約30周后,只有約1/3的實驗小鼠仍患有糖尿病,而所有服用水的小鼠都患有糖尿病。
扎尼表示,如果未來的研究能夠證實,三氯蔗糖在人類身上有相似效果,那么可以使用三氯蔗糖與傳統免疫抑制藥物一起給藥,從而降低免疫抑制藥物的劑量。法國阿維尼翁大學生理學家紀堯姆·瓦爾特(Guillaume Walther)認為這種方式很有潛力,“特別是三氯蔗糖制造成本低,副作用更少。”